网络时代汉字具有更强生命力

花地文学榜年度短篇小说获奖作家韩少功,作客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麓下与青年学子探讨中文的现代命运,和其他语种比较,讲述自文言时代以来,汉字的特点形成及其变化。他认为即使在现代,中文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外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借此机会,聘用韩少功为该学院创意写作中心导师,现场为其颁发聘书。

中文曾经遭“嫌弃”

“作为文学界的翘楚,韩老师为何不谈自己擅长的文学,却跟我们聊起中文汉字的问题?”看到“中文的现代命运”这个主题,前来听讲座的学子不免产生疑惑。

在韩少功看来:“文学需要有文字作为基础,缺乏对文字的了解便无法好好地做文学。”所以在讲座的一开始,韩少功开讲便道出“华文、中文或者说汉文曾经是不被看好的语言文字”这一历史事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黑格尔对中文的评价是“汉语书写的文字对科学发展是个障碍”。在外国文字不断输入的情况下,不仅环中国地区,我国五四运动期间,不少知识分子也认为汉字非常落后,应该进行改革,力图促进汉字的拼音化,拉丁化;甚至还有人提议,干脆直接放弃中文,改学当时普遍认为更加优美的法语。

“中文要不要废弃?中文是不是要完蛋?汉文字适不适合表达科学思想?”韩少功坚定地认为中文值得被传承和发扬。

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将近1亿外国人加入到学习中文的行列。新加坡早就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而近些年来,韩国有官员建议,恢复中文作为官方语言,足以彰显中文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的魅力。

汉字拥有独特的优点

在已经改进的韩文和日文当中,我们依旧能够发现它的文字当中仍有汉字的一席之地。而且,通常在他们的文化当中,汉字多出现在正式、官方的情境之下,诸如政府部门的招牌大多用来汉字标注。因此,韩少功认为“在他们潜意识里汉字是典雅、肃穆的文字符号”。

日韩难以舍弃的汉字有何独特优点呢?在韩少功看来,首先在于汉字的用字简省。拿比较通用的英文为例,普通的雅思、托福考试掌握的单词数量仅3万字左右,但实际上英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字来表达意思,到如今已经有30多万单词,可谓是非常庞大的数量,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但中文体系里普通的汉语字典收录约7000字,就算康熙字典也才4万多字,普通人只需掌握1500字就可以进行日常对话和阅读报刊文章,这是因为汉字可以通过字与字之间的重新组合来表达新意思的需求。他提到一个有趣的观察,在联合国官方文件影印中,中文版的文件往往是最薄的。

此外,由于汉字用字简省的原因,在电脑时代汉字的输入速度是所有语言当中最快的,技术的革新让汉字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分秒必争的时代,相较于其他文字,汉字可以用更少的字、更少的时间,来表达等量的信息量。

在理解的难易度上,韩少功认为汉字比英文、日文更容易“望文生义”,通过看文字猜到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曾有外国的教师朋友告诉他,假如让英文为母语的学生,用英文说出高血压、电阻、肾结石、七边形等词语的意思,非专业的学生通常会蒙圈;但中国的学生通过看汉字本身,大多可以猜到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

汉字在未来大有可为

作为覆盖13亿人口的中文,其语种覆盖的人群基数庞大,这也就为多样化的细分需求提供了市场空间。

韩少功提到,他曾经去蒙古国,发现蒙古国的书店大多空荡荡的,仅有两百多万人口的蒙古国,本土语言书籍以儿童诗歌为主,鲜见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的译作。这是为什么呢?他从当地书商口中得出,本土语言的图书市场只能覆盖很小的群体。如果只有很少的人去读,那么费心费力的翻译出来的书,发行收入根本无法弥补翻译印制的成本。因此,在小语种的国家,对外来理论、文学的学习、研究、出版,都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如此一来,小语种国家在知识的获取和流通成本就较高。李光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便将世界覆盖面最广的中文和英文作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这样一来便可以直接引用母语国的研究成果或译作成果,降低知识的流通生产成本。

此外,在中文的系统里是以文字为中心的,中文的文字和语言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文字以不变应万变。文字稳定保持了故土的统一,同时保持了历史文明的延续。即使是现在,掌握中文的人依旧可以阅读唐宋时期的古籍,但在英语世界却做不到,就算是莎士比亚时代的古英语,现在的英语学习者也会看不懂。因为英语的文字随着语言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而中文的文字因为独立于言语,可以保持文字的延续性,为我们理解古代历史提供工具。

因此,韩少功认为“汉字在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