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部落:地理在未来仍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导语:地理——在我们的常规认识中,它似乎是边缘学科,学校教学也仅满足应试之用。然而在法国著名地理学家克拉瓦尔看来,地理学不但塑造了人类文明,甚至在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发展中一直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这门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以及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地缘政治产生过的重要影响等,或许能让我们换个角度看地理。
古代地理学塑造了人类文明
古希腊时期,古代地理学就已呈现出复杂面貌。游记作家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地理学,并受益于此。这时期的古代地理学与古代数学、天文学、哲学及雏形化的化学、物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及天文学家)绘出了最早的地图,而被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开创了地图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方法。
13世纪,蒙古帝国掀起历史上最令人震撼的强悍西征,欧洲人意识到地理学的重要性。而为了冲破此时已变得相对衰落的阿拉伯文明对亚欧陆路商路的垄断,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都掀起了航海热潮。恰在此时,托勒密的《地理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再后来,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开辟了绕经好望角的亚欧海上贸易通道,古代地理学就这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全球化。
地理学如何通过与其他科学的互动而发展?
欧洲殖民者在近代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许多作家、科学家具备了环球旅行的条件。这些旅行家在行程中,开始注意到世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地理学开始迎来新的机遇,积极容纳这些新的内容,纯粹的自然地理增加了人文地理的分支。
在19世纪,生产力获得了巨大提升,科学渐趋制度化、学院化、专业化,西欧各国都在建立国家出资的科学院,这对于地理科学在内的各门科学的提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科学的规范、专业发展,让地理探索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地形、植物、气候与天气、人民的表征、衣服、住宅、农业技术等信息,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极具军事价值。某种意义上讲,当时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帝国主义化,提供了地理学进一步提升发展的社会需求。
现当代地理学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通信革命发展、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更多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地理学被要求服务于解释工业和城市空间分布的规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工业经济(空间分布、供应链)、宜居环境(郊区化、逆城市化潮流)开始成为这门学科中最受关注和欢迎的几个分支。地理学者也更多地借助其他学科成果、理念和工具,尽可能清晰地阐释当代人选择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的标准。大数据、智能装备、云计算还试图更紧密地融合地理学中的地形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生物地理学,以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之同时,人文地理中的许多重要价值理念,也成功跻身为举世公认的观念,如生态保护重于经济增长、尊重多样性。
如何借助科技手段传播地理真知识?
传播地理真知识、大学问是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也是职责。原始的地理教育方式导致大量抽象概念无法讲解、知识点之间无法贯通、师生间缺乏互动、老师使用教具形式太过局限、仪器功能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地理这门大学问时认为知识点晦涩难懂,学习状态非常枯燥。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线上与线下融合实为大势所趋。我们尝试着让AR技术参与到地理教学中 ,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反复的推敲,这款AR技术结合硬件万向地球仪的“中学生专用AR地球仪”终于揭开面纱。
“中学生专用AR地球仪”严格遵循地理教学大纲,针对中学生地理课本中难理解的课标做梳理、解析。通过移动端设备扫描球体表面获取三维立体的“地理现象”或者动画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甚至可以称为“秒懂”课标点。
内容主要分为:
►地球和地图
点击“地球”进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人类是如何摒弃“天圆地方说”而确认以及相信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世界地理
包含了人口聚落、影响气候因素、陆地海洋等知识点。
►中国地理
内容包含,中国经济、中国河流与自然灾害、中国地形与气候、中国人口和民族等。
“中学生AR地球仪”大量使用增强现实的技术,通过扫描球体表面,获取动态知识的查询。
AR地球仪的问世,无疑是地理教学的里程碑。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地理教研室创始人—王树声先生如是说:“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不断创新。人们对各种物质的需求水平也在提高。在教学中原有的教具和学具亦不能满足深度发展教学与学习的要求,AR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方面的需要。将来也可能地球仪更大,不仅可作为书房或客厅的陈设,而且可以结合利用电视屏幕,孩子在玩中阅读学习,增长见闻;成人可以随时了解国内外自然与人文景观,查询外出旅游、出差各目的地的具体情况,我想这不是不可以做到的。愿AR技术应用更广泛,教学与学习用具发展更高级、更新颖、更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