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顾此失彼为哪般?

一年一度的8月电商节如约而至。8月15日,中国最大的家电电商销售平台京东商城家电部门凭借性价比赚得钵满盆溢之后,苏宁云商也不甘示弱迅速跟进,通过“空调大数据”、“无人店”等时髦词汇剑走偏锋地提前预热。正如苏宁8.18的营销策略一样,苏宁云商走得有些偏。

售后漏洞(小)

8月14-17日的4天高潮期,京东家电以线上线下最大家电零售商的体量依旧实现了销售额同比翻倍的大幅增长。广受女性消费者青睐的美容仪销售额是去年同时段的3倍,能为女性消费者带来塑身减肥健康生活方式的破壁食品加工机的增长达4倍。

之后苏宁马上将“女性消费偏好”复制,推出空调消费者画像,得出结论“虽然男性一直在空调购买的主导人群中占比领先,然而女性的消费决策权日渐提升,从10年前的28%增长至42.7%”。

这一数据似乎迎合了平权主义者的偏好,一直缺乏电商基因的苏宁转载率激增。不过,在贴吧内,这被称为“一次不成功的抄袭”。数据画像的热闹不能掩盖其空调产品售后的短板。

据媒体报道称,7月5日,南昌市民李先生致电表示,其在苏宁电器南昌八一广场店购买的空调,保修期内出了两次故障,申请保修均遭遇对方拖拉。

对此,苏宁电器南昌八一广场店方面回应,消费者申请保修需先经苏宁电器总部审核通过后,再报送生产厂家审核,申请流程的环节较多,所以耗时较长。

对于空调产品而言,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生命线。业内人士认为,苏宁应该在基本功上做提升,舍本逐末会流失消费者的信任。

无人店VS关店(小)

苏宁8月即将开业的无人店最近引发了业内注意。据了解苏宁无人店系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功能确认用户身份,在购买商品以后,用户无需排队付款和等待,只需要径直从付款通道离店即可,交易付款可通过苏宁金融轻松解决,全程无停顿,并且可以不受产品数量、购物人员数量限制。

苏宁紧追潮流,消费者也充满了无限期待。不过7月末苏宁云商公布的2017年半年财报却让这一期待蒙上阴影。2017年上半年苏宁净利2.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1亿元,实现扭亏。其线上自营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1.39%,但线下可比店面收入增长仅为4.54%。门店方面,苏宁2016年门店数量为1510家,比2015年减少128家。2017年上半年,苏宁又关闭了65家店面。

苏宁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线上线下一同向友商看齐的策略,不仅牺牲了毛利润率,线下门店的运营费用亦无人承担。从对比可以看出,即将推出的线下无人店确实节省了人员成本,也迎合了新零售趋势即电商逐步向实体的迈进。但对于从线下业务起家的苏宁而言,这却显得略为尴尬。

工信部发布的《2017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家电网购平台京东、天猫、苏宁三强角逐的格局不变,但鉴于京东已经拿下家电网购市场六成份额,线上留给其他品牌的空间实际上并不多。

京东家电除了在线上,其京东帮(实体店)也在全国遍地开花。在此情况下,苏宁只好重拾线下,这多少有补位的意思。不过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直接关系,近年来苏宁关店数量一直大于开店数量。

投资争议?(小)

苏宁的争议不光在主业即家电领域的经营,其跨界投资行为也引发业内关注。2016年,苏宁集团曾出资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但2017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就表态称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立即引发媒体热议。当晚,央视新闻1+1节目,也点名苏宁集团的类似投资行为,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其拿国内的钱在境外挥霍有洗钱或转移资产的嫌疑。

苏宁被点名因这起收购几乎耗费了该企业过去三年的净利润之和。据苏宁云商年报,2016年、2015年、2014年三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9亿、7.5亿、8.2亿,苏宁在这次收购中几乎耗费了上市公司近三年赚的所有净利润。

苏宁集团于2015年末开始布局体育板块,该起收购被视作苏宁体育产业布局所迈出的一大步。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然而脱离主业,会使协同效应降低;而耗费资本过高,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