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投放频遭收缴 “不守规矩”的摩拜单车在上海陷入窘境
共享单车行业经历一年的疯狂生长,在不少城市已然供过于求,单车投放数量严重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市共有共享单车企业12家,累计投放单车总量110万辆,注册使用人数1400万人次。如果按照每50人拥有一辆公共自行车的推算方式,在上海地区,有50-60万辆共享单车即可基本满足出行需求,而现有单车总量是其两倍。
为降低共享单车对公共秩序的干扰,上海市政府规定,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以外区域不允许投放共享单车。对于企业在非指定区域为违规投放车辆的行为,城市管理部门采取“看一批清一批”的治理措施。
不过,纵然政府部门三令五申,也依然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罔顾规则,野蛮投放。例如近日,摩拜单车就因在上海静安区、徐汇区违规投放单车遭到执法部门收缴。
根据网络曝光的两张执法部门微信截图显示,摩拜单车在静安区违规投放,被执法部门当场“抓包”,车辆遭收缴;而在徐汇区广园西路的一处禁止投放共享单车的区域,摩拜单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同样遭到执法部门收缴车辆。
其实,这并非摩拜单车第一次在上海被收缴。早在2017年3月,因在非白线区域内停放,上海黄浦区收缴了4000量共享单车,其中3500辆为摩拜单车。
除此之外,针对违规投放和停放的共享单车,小范围的收缴行动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上海静安寺街道市容管理服务中心王师傅告诉媒体记者,早上8点到晚上21点,不少重点地段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巡逻,一旦巡逻人员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严重,就会通过对讲机与他取得联系,再由他和几位工作人员一同进行清理。“忙的时候一天要来4、5次,单车数量多的话就要用卡车来装。”
这就变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一边是政府重拳治理,一边则是以摩拜为首的共享单车企业继续“不守规矩”地进行野蛮投放。对于有雄厚资本加持而显得“财大气粗”的摩拜而言,这样的消耗战,并非“玩不起”。
不过,愈演愈烈的“单车围城”状况,已经引发民怨并引起政府的空前重视,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共享单车野蛮投放行为的容忍度,正在逼近临界点。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政府正在抓紧探索共享单车管理模式,规范共享单车企业经营行为。例如近日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首个全国性的共享单车指导意见,就对车辆的有序投放以及停放秩序管理做出了严格规定。
此外,自行车行业也在进行自我净化。今年7月,上海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个共享单车团体标准,由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牵头起草制定,包括自行车标准、电助力自行车标准和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将于今年10月1号起正式实施。标准明确规定,共享自行车运营单位应按照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故障车辆必须在一天内清运等。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标准没有强制性,缺乏自律性的共享单车企业在短期内仍有机会生存,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不遵守行业标准,无疑是“慢性自杀”。
因此,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监管的收紧,以及行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建立,共享单车企业必然更加需要加强自律。即便是摩拜单车这样的重量级玩家,“不守规矩”的后果必然是面对来自政府的强力整治,来自行业的排斥,以及最终来自市场的反噬。
本文来源:法制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