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保护与共享经济”研讨会在京召开 小黄车儿童骑行事故成讨论热点

8月6日 “儿童安全保护与共享经济”研讨会在北京市紫玉山庄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主办,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协办。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辉、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等专家就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单车对少年儿童安全保护新的挑战、共享单车儿童安全事故如何界定法律责任、儿童监护人、单车平台方的职责划分等多个话题进行了研讨。

最近发生的首起共享单车儿童骑行伤亡侵权索赔案引起了与会专家与律师的热烈讨论。

2017年3月26日,上海一位11岁男孩和3个小伙伴打开了没有拨乱密码锁的OFO共享单车,在上海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卷入大巴车下丧生。

2017年7月,死者家属将肇事司机单位和OFO小黄车的运营方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878万元;此外,原告还要求静安区人民法院判令OFO小黄车立即收回所有的OFO机械密码锁具单并更换为用户用完后必须锁住,且儿童无法轻易打开的锁具。

原告律师张黔林表示,“此次诉讼,我们不仅是为了未成年人事故受害人的死亡寻求民事赔偿,更是一个公益诉讼。我们希望在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下,厘清平台责任,推动政府监管,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OFO小黄车由于其车辆轻巧,深受青少年和女性的欢迎。但早期投放的几百万辆OFO小黄车使用了机械密码锁,这种密码锁只有一个密码,当用户用车时通过APP扫描车身的二维码,通过短信得到密码。用户用车结束时,需要将车辆锁住,并拨乱密码。

根据许多媒体报道,不少用户在用车之后,都不会拨乱密码。后面的消费者能直接一摁就打开车辆。另外,由于密码锁设计的缺陷,网上流传很多破解密码的攻略,有些“高手”不足一分钟就能破解密码。

上海的4个男孩,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打开了路边的共享单车,死亡男孩是直接摁开了一辆没有拨乱密码的小黄车。更为不幸的是,6月,郑州一名12岁男孩在骑共享单车(OFO)时,不幸翻车当场死亡。仅根据公开媒体的报道,截至2017年7月底,由共享单车引发的12岁以下儿童伤亡事故已近30起。

本案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争论,涉及的主要法律包括:根据《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另外,根据《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死亡儿童的父母对其监护责任。

法律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OFO小黄车是否对男童是死亡承担责任。

原告律师、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黔林律师等专家认为,OFO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负有防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可以轻易自行打开并使用共享单车的义务。如果车锁之设计,一般儿童无法轻易打开,则认为OFO已尽到合理谨慎义务,无需赔偿;若车锁在技术上,一般儿童可以轻易打开,则应承担侵权责任。

另一部分有律师和法律专家认为,死亡男同属于盗用共享单车,OFO小黄车无需承担责任。也有专家认为,OFO小黄车应该从人道立场给予死者家属一定补偿。

本案争议的焦点之二是原告诉请的赔偿额度,也是公众舆论最为关注的部分,原告律师强调,上述诉请是依据侵权责任法的惩罚性赔偿做出,且具体赔偿数额应由法庭来裁定。

本案争议的焦点之三,原告诉请要求法庭裁定北京拜客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骑机械密码锁共享单车,更换为更安全的锁具。目前,OFO对个别媒体承诺10月底之前更换完毕,但张黔林律师认为,这一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

也有观点认为,相关行政部门应该适时介入调查,国家质检总局应根据《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之规定,依职权展开调查和召回工作。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于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是民政部直属管辖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致力于儿童生存、医疗、心理、技能和成长五大救助领域。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是儿慈会最大的自主项目,搭建儿童急救机制和资源整合平台,并关注儿童保护和儿童政策倡导,其在五年发展中,救助热线接听达到15万条,其中意外伤害案例在逐年上升,9958不止在干预救治部分积极努力,也重点做前期儿童预防和后端关爱服务,9958因其突出的成绩于2016年荣获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