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成校企合作新起点 百度联合高校共启AI新时代

从今年2月在复旦大学达成“复旦共识”,到4月在天津大学发布“天大行动”,直到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形成新工科建设“北京指南”,短短半年时间里,新工科建设的热度就一直在持续。

7月31日,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新工科建设与计算机专业教育”主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副主任、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傅育熙,教育部软件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哈工大副校长徐晓飞,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副主任、临沂大学校长杨波,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第八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俞勇,百度校园品牌部高校合作经理成晓林等多位学界、业界代表受邀出席。

百度校园品牌部高校合作经理成晓林现场分享百度AI技术与校企合作经典案例

在交流环节,百度校园品牌部高校合作经理成晓林作了《校企合作新起点,共启AI新时代》主题分享,并与现场专家学者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的校企联合模式”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现场播放了几段关于百度无人车、百度人脸支付等百度AI技术及相关产品介绍后,成晓林提到,当前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通过百度阿波罗平台和百度开发者平台对外开放,而AI技术要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还需要大量新工科人才的加入。

研讨会上,徐晓飞教授率先作了《新工科模式下“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与大家探讨了如何建设新工科以及如何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随后,临沂大学校长杨波教授和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韩伟力教授分别代表地方高校和综合高校与在座专家分享了新工科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中的专业、学科建设及思考。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副主任、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傅育熙则带来了一个新工科建设的案例分析。

一直以来,百度公司在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始终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共同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目前,百度已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百度还将持续与各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聚焦新工科建设,汇聚教育和产业优势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新工科建设为起点,携手高校共启AI新时代。

据悉,此次“新工科建设与计算机专业教育”主题研讨会旨在进一步落实2017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精神,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特色、建设途径和建设内容,特别是探索计算机专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引领和助推新工科建设等重要问题。来自上海地区多所高校的工科专业教师代表到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