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出海动作频频德媒英媒却都说看不懂“白痴经济”

今年以来,摩拜单车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出海之旅。在欧洲,继高调进军意大利米兰、英国曼彻斯特后,摩拜近日又宣布即将在今年9月进入英国伦敦。不料,就在此时,摩拜却遭到海外媒体狠泼冷水。

7月29日,德国知名媒体《经济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评摩拜单车是“白痴经济”。德媒指出,摩拜在海外投放的单车,每辆价值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978元),每天必须使用5次,才能在一年里拿回本金。而摩拜单车的顾客平均4天才借一次车,每小时12欧分(约合人民币0.9元)的价格也太便宜了。因此,德媒认为摩拜单车根本是一门赔本的生意,前景堪忧。

除此之外,英国《每日电讯报》则痛批摩拜因系统故障向用户索费200多万英镑。而此前,英国《卫报》专栏作者海伦·皮黛曾撰文称,“周四那天,摩拜app导航显示我家附近有8辆单车,等我走过去却一辆都没有。当我找到第9辆单车时,我发现它竟然被锁在一座后院,我当时出离愤怒还去敲门了。”随后一位网友评论道,“我不知道它是怎么盈利的,虽然用起来感觉还可以,但始终很好奇这个问题。”

说明: U13644P308DT20170801121336

事实上,国外媒体和网友对摩拜单车的质疑也并非毫无道理。截至目前,包括6月份E轮融资在内,摩拜已获得的融资总金额已达67亿人民币。然而,这么多的资金似乎也并不足以支撑摩拜的高成本和快速扩张。

此前摩拜曾宣称,自建工厂生产车辆的摩拜单车造价高达6000元/辆。虽然摩拜单车后续通过量产、与三方代工厂合作等方式,降低了造车成本,但每辆车平均造价仍高达1800元,是其它共享单车的5-10倍。而截至目前,摩拜在全球共投放了600万辆单车,仅仅在造车成本上耗费的资金就高达108亿。

值得注意的是,600万只是目前的投放数据,目前摩拜还在持续造车投入市场。而且,除了高昂的造车成本以外,后续单车的维修、运维等成本也十分惊人。其中,摩拜车辆维修的成本也远远高于其他共享单车。据媒体推测,平均一辆摩拜单车的仅维修一次,就要花费四五百元,相当于造两到三辆新的普通单车。

成本,已然成为摩拜前行路上最沉重的镣铐。相比其他共享单车,摩拜的模式显然“重”了许多。

从目前摩拜单车的营收表现来看,由于投入实在太大,很难让人相信其有能力收回成本。

首先,摩拜依靠租金回本的几率趋近于零。目前摩拜单车以每小时1元的价格出租,还经常大规模举行免费骑行活动,甚至推出大量“红包车”,不但不收钱,反而给用户“发钱”。因此,在车辆租金这一项上,摩拜单车的收益相比于巨大成本开支,几乎不值一提。更何况,随着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损耗,一到两年就将被淘汰掉,届时又需要造出新车作为补充,形成无底洞。

那么,摩拜单车可以依靠其他营收渠道盈利?目前来看,其它诸如广告营销之类的衍生收入,也是杯水车薪,完全不足以填补当前巨大的额成本开支。至于说摩拜单车竭力鼓吹的大数据、物联网之类的前沿概念,其效用只能说拓展了商业上的“想象空间”,距离实际变现还遥遥无期。

由此看来,也难怪德媒会称摩拜玩的是“白痴经济”。这种只见巨额投入看不到盈利可能的商业,德国人压根“看不懂”。虽然说中欧市场环境无疑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追本溯源,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商业的本质始终就是盈利。德国媒体的评论,可谓拨开浮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摩拜模式”的要害。

只是,不知这“当头棒喝”,能否被春风得意正当时的摩拜听进去呢?

(本文来源:法制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