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次元世界的织梦者——记鲁绣大师宋爱华

初次见到鲁绣研究中心主任宋爱华第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性格,细腻而缜密的思维。就如同她一直在奋斗的鲁绣一样,深邃而具有历史感。宋爱华喜欢用针线编制一幅幅画卷,就如同她的作品一样,娓娓道来故事与人生。

 

 

1979年,年轻的宋爱华进入济南刺绣总厂工作。而这个工作,整整做了近40年,这四十年间,宋爱华拿到了MBA的工商管理学位的,完成了国家级课题。2015年宋爱华成功以不加生捻在刺绣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鲁绣的刺绣工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这一切只是宋爱华为鲁绣奋斗终身的一小部分而已。

但是如今,传统手绣在被现代自动化机绣冲击,作为现代鲁绣的代表人物。宋爱华深刻的感受到传承的必要性。传统手绣受时代的限制,无法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如何让它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观,让现在的年轻一代接受这个已经传承了3000年的传统工艺,一直是宋爱华思考的问题,而如今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旗帜随着手中的针线在逐渐的成型,当开始这个浩大的工程前,宋爱华没有想太多。她只是如往常一样,用针线去完成她理念。只是当bilibili视频上众多弹幕向她道谢,向她表示辛苦了的时候,宋爱华才意识到在无意之间,她做了次元文化与传统手绣业的连接者。

 

 

旗帜的完成,至少四五个月的时间,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耗费的不单单是体力。更是意志上磨炼,但是就如视频中宋爱华说的那样

“动漫游戏与传统刺绣工艺相结合,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咱们传统刺绣工艺,所以很开心,也愿意把这个事情做好。”

正是时代的飞速发展,宋爱华看到了传统产业的没落。但也是时代的整体进步,让宋爱华看到了传统手工业与次元文化的沟通。老一辈的匠心文化与新一代多元艺术的的化学反应正在悄然发生,那个曾经有着一个时代意识寄托的事物,终于可以在现代重新站起身来。让更多人去了解,去理解,去像她一样,奋斗终身。

也许鲁绣这个传统手工业的复活与重返繁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是现在,宋爱华已经为未来编织好一个五彩斑斓梦,而且她坚信,这个梦终将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