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ROMOSS罗马仕手表坚持走时尚实用的国民路线
“上海”、“五星”、“海鸥”,这几个曾经的中国手表中的明星品牌,在50岁以上中国人的印象中,几乎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同记忆中的关键词。
老上海人结婚必备“四转一嘀嗒”中的“嘀嗒”就是那块“上海”牌手表。在很多小城市和小县城里,哪家结婚的彩礼中能有这样一块手表,就是非常有“脸面”的事。
一块“上海”牌手表125元,约等于一个普通职工四五个月的工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疑是一项奢侈的消费。
在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1955年3月24日下午5点45分听到了第一个滴哒声,中国的第一只手表诞生了,那就是“五星牌”,也成为老天津人结婚必备三件套之一。
然而,这种“中国品牌的奢侈”,已成回忆。
尴尬:大体量 小收益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内地市场上,国产和国际的手表品牌大约有200多个,其中国际品牌60多个。正是这60多个国际品牌却吞噬了大半块国内手表市场。
中国行业企业资讯发布中心发布的2004年国内手表市场资料表明,虽然在销售量上,国产表占据了70%的江山,但70%的销售额却落进了进口表厂商的口袋。
香港贸易发展局对国内手表市场的一项统计很能说明其中的玄机。
1000元以下价位的手表中,除一部分日本品牌和少量瑞士品牌外,国产品牌天王、飞亚达、罗西尼等占据主要地位,1000~2000元的价格区位中,还有少部分国产品牌的身影,然而到了2000元以上,国产手表就无踪可觅。
国产手表并非不想打造“高档”、“奢侈”的品牌形象。
在传统品牌集体失语、新兴品牌后发失利的环境下,国产手表在国人的刻板印象里已经与“奢侈”绝缘。
深圳钟表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对于进口品牌的心理价位明显高于国产品牌。认为进口手表应在800元以上的占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83.8%,而对于国产手表的价格定位主要集中于100~500元的,占到57%。
后继无人:前浪死在沙滩上
国产老品牌光环的暗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先带来冲击的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国门的日本石英表。精工、西铁城等日本手表以其款式时尚、功能多种、保养方便等特点,迅速取代了国产手表自以为“奇货可居”的地位。
在那短短的十年间,以“上海”牌为代表的老牌手表们,经历了梦想彻底破灭带来的剧痛。在那段时期,连上海淮海路、南京路上的商场都无上海品牌的立足之地,清一色是国际品牌。许多手表厂无奈之下只能转向农村市场。
随后,在市场经济的再次冲击下,原有的国营手表厂纷纷破产,转制为民营企业。原来著名的手表厂开始了以贴牌、组装、零配件为主的生产,总算是能基本维持经营。然而这种体制转轨也同时意味着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品牌形象和历史文化被彻底丢弃。
新兴品牌:ROMOSS手表
在老品牌没落的同时,ROMOSS罗马仕手表传承了“五星”牌手表的制作工艺,打着“国民手表”的口号正在深圳兴起,只是这个稚嫩的后来者是否能续写先辈的辉煌。
ROMOSS手表声称以最基本的设计环节为例,在任何一家国际知名手表制造商的发展史中,手表设计师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甚至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手表设计将工业设计与艺术品设计、时装设计、首饰设计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具有相当大的难度,ROMOSS手表不惜花重金聘请高级设计师与高级工程师,致力于国产手表走上时尚的前沿。
ROMOSS罗马仕手表还声称“坚持走国民路线,走时尚实用的国民路线。”
然而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口手表的价格进入门槛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人期望拥有那些具有精英符号意义、同时富有个性和时尚元素的高档奢侈手表。
国产手表走上“国民路线”一定是非常坎坷曲折的,笔者为ROMOSS罗马仕手表点赞,这种具有民族情怀的企业,笔者相信总有一天能为国民认可,但是再创中国民族品牌,对国产钟表业来讲,绝非一日之功。
ROMOSS公司品牌文化
时尚,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频繁出现在报刊媒体,流连于各大品牌的流行名词。追求时尚似乎已蔚然成风。
可时尚是什么呢?ROMOSS认为,时尚是能带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年轻、自信、品味与不凡的感受,时尚赋予了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展露个性、释放心灵。
时尚是一种新鲜、积极的生活态度,潮人们本身在不停追求时尚的同时,却又不停地创新时尚,引领潮流,时尚却本身从不刻意被追求。因此,ROMOSS认为时尚是一种自由释放的年轻心态、积极有激情、有活力的生活追求。
“罗马仕”英文“ROMOSS”, 有感于“古罗马的斗牛士”,寓意享受自由与生活,保持激情和活力。这是罗马仕所追求的激昂心态。罗马仕因自由、年轻、时尚、活力而生存。
随着每年不同的时尚潮流,ROMOSS手表均加入当季流行元素丰富品牌的生命力,最终目标要创造出一个通行于世界各大城市,做适合国民、适合所有年轻男女都喜爱的手表品牌。完美的坚持,也是ROMOSS制表格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