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情怀拉帕森,看拉帕森创业三年的思考
“创业的第一天,我们就在想,渠道同质化的前提下,大家到底在关心什么?”拉帕森张忠魁也好,胡文也好,李峰也好,都有着过去辉煌的渠道、品牌经验。白手起家跨入更独特的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机会,更是数不过来的压力和压抑。拉帕森品牌创立三年后的今天,回顾过去,有了不少可以探讨的地方。
渠道同质化,大家关注的未来是什么
过去,一条音频产品可以成就一个渠道,一个品牌,现在却很难听到这样的论调。同质化久了,渠道开始计较毛利,计较运营成本,很难将心思认真放在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合作上。追求“短平快”打法,有货就上,没货就忘。往往造成全柜都是一路货色,没有差别。拉帕森专注在同质化的现在,做更多差异化的产品,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度,为将来发力品牌升级、渠道进化能够埋下希望的种子。
优秀的产品是品牌存续的基础
尽管终端时常会讲包装,讲品牌,讲利润,但是回归根本,依然还是要靠产品说话。相同的优秀产品前提下,包装成为更好的终端品牌传播媒介。同样的道理,在优秀的渠道终端投入优质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推动品牌升级。下半年拉帕森确定了数款核心卖点的音频耳机产品线,其中既有专注于均衡调音持久音乐的A4,又有不少针对重口味音乐爱好者定制的摇滚型耳机。拉帕森一直相信,优秀的产品能够持续不停地迭代下去。
年轻人是机会也是挑战,动包装就是动品牌
重金属摇滚耳机,瞄准的就是泛90后市场人群。他们喜爱音乐,热爱重金属、摇滚。品牌文化中没有摇滚音乐基因,很难打中消费者。因此,在2017年初,核心团队就明白了“大刀阔斧动包装,就是在动品牌年轻化”。通过文化符号的加持,提升品牌定位精度,提高渠道认知,提升终端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尽管音频领域创业是一个艰难的事情,但是拉帕森依然走出了一条有点年轻有点任性的品牌化之路。更年轻的口号,开始慢慢发酵的品牌,瞄准1%市场的打法,都开始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