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举办无遮大会 郭永亮受邀出席
2017年7月29日上午10点,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在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大雄宝殿前隆重开幕。无遮大会秉承着平等、结缘、成就的原则,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主持了大会开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周道炯,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河南省宗教局副局长杨三忠,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演觉法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使团团长法宝法师等嘉宾参加了大会并致辞。到场嘉宾将近2000余人,现场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释永信和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为期七天的“2017•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在嵩山少林寺圆满举办,十方善信缘聚嵩山少林寺,问禅求道、切磋技艺,共襄盛举。据悉,活动期间前来参加活动的海内外人士近五万人,是迄今为止少林寺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形式最为多样的盛会。为何取名“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向我们讲述了其缘起。

活动现场
“无遮”一词是由梵语翻译而来,其意是说佛祖彻底打开心境阐释佛法,引领大家完全释怀,心灵通透,化解所有的疑谤。古代的印度,寺院经常举行“无遮法会”,以此来破除人世间贤愚贵贱的一切等级与差别,让人们充分享受佛法的平等与普利。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来,无遮大会用以泛指无所限制的公众集会。它有别于印度的无遮大会,是中国佛教特有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一律平等对待,布施僧俗的大斋会。
“作为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少林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禅、武、医、艺文化更是浓缩了少林文化的精髓。如今,少林寺选择举办‘无遮大会’,也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一带一路’而做出的积极努力!”永信大和尚如是说。

释永信出席活动现场
首届无遮大会历时一周,包括开幕式祈福法会、书画摄影邀请展、少林七十二艺选拔赛、“少林寺与北朝佛教”学术研讨会、黑白决(围棋比赛)、世界传灯祈福法会、机锋辨禅、少林禅弓邀请赛等多项活动。期间,还开展了茶道、香道、养生、素食等展示活动。
为了充分展示少林文化魅力,弘扬传统宗教文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念,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传承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少林寺禅武医艺文化,我们于7月29日至8月4日举办“首届少林无遮大会书画摄影邀请展”活动,活动得到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韩美林先生、张海先生、范曾先生、郭永亮先生等大家均提供了书法作品。此次书画摄影邀请展共展出书画作品三百余幅、摄影作品近百幅,这些作品形式多样、立意新颖,多样的风格和多元的话语,诠释了对佛教的热爱和对佛教的领悟。

释永信出席书法展开幕式
为充分挖掘少林寺的历史底蕴,深入研讨少林寺在北朝佛教的重要地位。少林寺、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少林寺联合举办“少林寺与北朝佛教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内容论文一百余篇,组委会统一筛选后,有40位作者被邀请出席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后,将统一汇集论文,交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次无遮大会,由内联外,文武兼备,上下结合”,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说,所谓“由内联外”,就是面向中外,不论肤色不论国籍均可参赛,没有限制;所谓“文武兼备”,就是比赛内容十分丰富,文的有书画摄影展、武的有少林七十二技选拔赛,观赏性强;而“上下结合”,则是指活动形式,不但有面对大众参加的活动,还有面向高端知识分子参加的学术研讨会。
少林寺希望借此活动,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佛教禅宗的基本知识与理念,继承和弘扬以禅武医艺闻名天下的少林文化,增进佛弟子们弘法布道的热情,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道德修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