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成新风口?行业大佬们这样说
摘要:无风时修炼内功,风起时乘风翱翔。
市场近10万家门店,愈1300亿销售额,行业增速达13%,一周内融资1.3亿……继共享单车后,各路玩家将便利店这一新业态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商超、大卖场等其他零售业态进入衰退阶段时,便利店行业何以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速度?高速增长的背后面临怎样的行业挑战?如何确保便利店劳效和坪效最大化?无人便利店是否是新零售的下一个风口?2017年7月27日,主题为“进化与革新:为实体商业站台”的第五届广东便利店发展研讨会在东莞市隆重举办。行业大佬门齐聚一堂,就便利店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度对话和解析,并分享了各自在从业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前瞻性的看法。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廖皓伟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廖皓伟为大会致辞,尼尔森中国零售商研究部高级总监唐东从门店发展、品类表现、购物者偏好三个方面分析了便利店行业生态,广东天福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华金认为商品和服务是便利店运营的重中之重;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便利店事业部总经理朱艳霞女士从标准和效率切入,分享了天虹的便利店实战经验;友琪便利店董事长黄涛对比了日本、台湾和大陆的便利店运营模式,认为决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运营”,因为“未来便利店的消费一定是趋向高单价、高品质和高满足感”;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修平分析了美国便利店发展历史,从技术角度出发,为与会嘉宾们展示了悠络客在门店智能安防、高效管理和精准营销方面的解决方案。
廖会长一行体验悠络客人脸识别技术
城市化、老龄化以及更小的家庭架构导致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顾客转向“更好、更便捷”的便利店进行消费。据相关报告估计,相比面临“关店潮”的商超和卖场,便利店渗透率在逆势上扬,从2015年的32%上升到2016年的38%。另一方面,在高增长的同时,便利店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便利店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涨7.0%,水电成本上涨0.7%,人工成本上涨6.5%。由于资本持续关注便利店发展,店铺资源加速稀缺,未来租金成本上涨压力仍将存在,而人员流动性的大幅提升加剧了企业人力成本负担。
另一方面,外资便利店企业通过区域加盟与合作,加快扩张,如7-11、全家;主力为大卖场零售商进行业态拓展,进入或发力便利店,如家乐福、麦德龙、VanGO;电商企业进入线下零售,重点拓展便利店业态,如京东、天猫。这些竞争对手各出奇招,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期望。

悠络客董事长兼CEO 沈修平
沈修平认为,当前中国便利店多且杂,由于标准化管理机制欠缺,使得运营成本、人工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进一步被压缩。因此,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无人便利店,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精益性是大势所趋。在会议现场,他现场演示了悠络客的人形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悠络客智能视频门店管理系统的智能巡店、在线考评、门店防盗、门店点检、客流统计、回头客分析、VIP导购等功能在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营收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沈修平表示,在他看来,无人便利店是否是新零售的下一个风口尚待验证,便利店企业要做的是解决好当下的问题,减员增效,勤练内功,审时度势,洞察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会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