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女孩吴迪:听风,那个向往的温暖的远方

站在玉龙沙湖山脚下仰望,沙丘的倾斜度并不是很陡峭,那些沙坡上的巨石被夕阳处理成了神秘柔和的剪影。但越过沙丘并不容易,前一脚下去,刚拔出来,后一脚也陷进去了,循环往复,我那天腿疼,一瘸一拐挪到沙坡上更是步履粘稠艰难。眼睛看不见的吴迪是怎么越过沙丘的?

“我每天晚上都抱着马头琴睡”

没有路,但是有标识通往音乐会场地的方向,无数玫瑰灯组成的星光小路在沙地上 两行摇曳, 当我看到在巨石背风的地方搭建的舞台,一轮弯月之间的“听风”, 第一反应是,你们是怎么把舞台搭建在天地之间,沙丘之上的?

搭建“听风”舞台用了三天时间,有的设备可以用越野车运上去,运不上去的就大家一起抬上去,可以想象那些重量在沙丘上留下的痕迹和刻度。

吴迪早早就到了,眼睛看不见,她是光脚“爬”上来的,迎着夕阳和沙粒的温热,我问她爬上来难不难,她说不难。可能是联想到去年参与第一次“听风”音乐会在呼伦贝尔草原,她想了想又说,“相比沙漠,我还是更喜欢草原,因为草原很平坦。”

平坦的草原没有阻挡,虽然看不见,但是不会有羁绊和冲撞在前方,世界可以去试探、触摸、聆听。

到了“听风”现场后,吴迪换上绿色的传统蒙古袍,穿上靴子,帽子上的珠子在风里轻轻摇摆,她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她的身后有游客正骑着骆驼从沙丘的脊背上走过,有人登上沙丘的高处自拍,那些穿着艳色衣服的人,拍起照来总是更抢眼。

可是这些吴迪都看不见。我建议她坐在地上摸一摸沙子,她说音乐会要开始了,她怕把衣服和靴子弄脏了,嗯那些沙子会无孔不入。

参加“听风”音乐会的还有新艺乐团一群拉马头琴的孩子,排练和正式演出的间隙里,他们脱掉靴子,手挖沙坑越掏越大,最后把自己快乐地装进去。马头琴就在一边放着。吴迪问我,马头琴是什么样子?白松木制作的马头琴,琴头是雕刻的马头造型。我说你可以摸一摸,她说不用了。

她又问我,他们的马头琴就那么放在沙地上吗?“不是,马头琴都是用琴盒装的。”

我后来才知道,吴迪也有一把马头琴,她不会拉,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抱着它睡觉”,我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是显然它被赋予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听风,就像是母亲的抚摸一样

去年第一届“听风”音乐会,吴迪被称为“听风”女孩,她演唱的那首同名歌曲《听风》清灵婉转,如同草原上吹过的风的精灵,“听 风儿静静靠近,听 那远去的驼铃,听 是大地母亲的声音,听 是草原的呼吸……”在网络上也收获了很多的赞声和鼓励。

“就像是母亲的抚摸一样”,吴迪说起“听风”对她的感受,站在草原上歌唱,有风吹过,听见风吹过。几年前,母亲去世,母亲以前喜欢听草原歌曲,这一点也影响了吴迪。

吴迪是武汉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我以前非常自卑,因为‘听风’,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了。”我不知道这二者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众人面前的乐观爽朗是一面,一个人独处时会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能感受出吴迪对生活的热爱,她总是抿紧嘴唇,显得坚强而倔强,“最近学习按摩,感觉很累”,“好像盲人只有按摩这一条出路……”我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孤独无助的。”这么跟一个21岁的对远方充满向往的盲人姑娘说,似乎很鸡汤而无力。

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听风”,吴迪的生活有了一个支点,她所有的朋友圈都是转发内蒙古旅游的内容。因为“听风”活动,她还认识了一个非常棒的大哥哥,“他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对我好。”那个大哥哥最近还在努力帮她找一个能教她马头琴的老师。

去年,吴迪从武汉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这之间的空间距离对她而言十分遥远,因为妈妈,也因为“听风”,种下的热爱内蒙古的种子开始扎根,“这里非常辽阔,更重要的是,内蒙古人非常豪爽”。

我突然能够理解,“听风”活动,给了吴迪一个向往的温暖的远方。在武汉的夜里,那些抱着马头琴入睡的拥抱,给过她一些温暖吧。

这一次“听风”音乐会,因为有马头琴李波大师,吴迪显得有些兴奋。她纠正我对于马头琴和大提琴音色接近的误解,也不能接受任何人对于现场的批评,“你不知道拉马头琴有多难”、“我最喜欢马头琴的声音,它的音域就像草原一样辽阔。”吴迪还说,“李波大师是我的男神”,她熟知李波大师拉过的众多曲子,“你眼光不错啊,李波老师很帅的。”我告诉她。

越过沙丘

“听风”音乐会马上要开始了,第二届沙漠“听风”音乐会的主题是“传承”,李波老师的马头琴、查干夫老师的长调、蒙古小伙曙光的呼麦,在内蒙古大地上代代相继。

吴迪这一次会演唱《听风》,还会和那些拉马头琴的孩子们合作一曲,中间会有主持人问她,上一次“听风”在草原,这一次“听风”在沙漠,感觉会有什么不同?吴迪显得有点紧张, 在她看来,两者不分伯仲,但她毕竟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揣摩着主办方的心思来回答,结果还是词不达意。

音乐响起来,《听风》的旋律响起,玉龙沙湖黝黑神秘的脊背和轮廓下,吴迪安静地站在那里在自然的怀抱里唱歌,天空是星河灿烂,晚风送来清爽,“就像是母亲的抚摸一样”……

当李波大师和新艺乐团十几个小朋友合作一曲《嘎哒万马奔腾》时,“听风”音乐会达到高潮和末梢,热闹渐渐散去。沙漠里的温度流失得很快,观众迅速退场。我想,吴迪还是要沿着那条没有路的路,越过沙丘,一步一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