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再度升级,打造跨境资产投资风向标

随着全球高净值人群数量的不断增长,高净值人群对于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专业性的要求都不断提升,对于子女教育和财富传承问题也产生了日益强烈的需求。美元、澳元、加拿大元或其它国家的货币,一直在银行放着,存款利息低,收益少,海外投资门道难以把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出海”,悄然成为2017年互金行业的流行趋势。一方面,以陆金所国际、凤凰金融国际站等为代表的平台,正在开拓海外财富管理市场。另一方面,在不少现金贷企业眼里,不少海外地区缺少优秀的信贷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从P2P网贷起家的行业老大陆金所,在国际化发展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7月17日,中国平安在新加坡宣布,集团旗下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陆国际),已经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批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并正式在新加坡开业。陆国际也是第一家在新加坡拥有“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并将在2017年第三季度上线。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以金融强监管著称。但是,陆金所为何会选择新加坡,新加坡为何又会接纳陆金所及其模式呢?“我们走访了很多国家与地区,但只有新加坡态度最包容。”陆金所控股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这样说。这个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人介绍这一过程很有兴致:“我们当时只提一个要求,我们的国际平台,所有流程都必须在移动端上完成,连PC端也没有。换句话说,开户、客户认证、考评、验资、交易等等全部在手机上完成。这样的要求,许多国际城市,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都不敢尝试,但我们坚持这样的模式。于是,只有新加坡说,那你先试起来吧。于是,我们选择了新加坡。”

(位于新加坡金融中心的陆国际办公室)

陆金所控股CEO计葵生表示,陆国际的目标客户是为亚洲的中产阶级提供纯线上理财服务,投资金额在1万-100万美元之间。陆国际初期产品线较为简单,以货币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债券基金、REITs基金和ETF等为主。陆金所称,在其国内丰富实践经验之上,陆国际平台将把中国普惠金融理念输出海外,为全球普通个人投资者提供过去只有私人银行客户才享有的丰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