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辉映古今的中国文化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融汇自然之大美,荟萃智慧之底蕴,通达无我之化境。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方寸天地,诗意乾坤。书法,或挂于墙上,或置于案头,饱含着书家之修养心血及对艺术内涵的积淀把握。书法,或轻淡浓重,或疏密飞白,重在结构章法,更在品性修为。
(戴建峰先生书法《福海》)
其一,所有的汉字都有其独特内在的结构之美。数千年来,从甲骨文、大小篆,到汉简魏碑、楷书行草,无论汉字如何演变,终究是通过字形笔画来表情达意。遍览中国书法艺术鸿卷,唯有严谨诚敬、潜心投入,才会抵达物我两忘、情境相一、意象共生的心灵彼岸。
其二,书法之美重在创新守度不逾矩。师先敬古,道法造化。书法之美,美在结构、美在章法、美在性情。每一个字体的结构笔画都有基本规范。书法艺术鉴赏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书家特有的气质内涵与情感的凝聚升华。
(戴建峰先生书法《神工》)
其三,书法艺术源于书家内在的心性品质和文化涵养。鱼游墨沼苹风暖,燕入书林杏雨浓。君子如玉,春风化雨。大道至简,淳朴自然。静水流深,厚德载物。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淡泊恬适,大象无形。上善若水,处下不争。锲而不舍,知其所止。慎终笃行,超然物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柔情铁骨,至诚守拙。宽厚慎独,入古出新。与人为善,与物为春。交流互鉴,融汇共通。此则书法艺术之基也。“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戴建峰先生书法《勤》)
其四,书法艺术承载弘扬了中国独有的翰墨神韵。书法艺术创作的过程,正是通过朴素平凡的生命感悟和丰厚执着的学习修养,从而挖掘展现出中国汉字本身固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翰墨千古,醉忆江南,领略感悟戴建峰潜心耕耘中国书法艺术世界的极致与敬畏,“我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而创作。”艺术只有融入奔腾不息的伟大时代生活的洪流之中才会更加富有生命激荡的活力。诗礼耕读,忠厚淡泊,倾情鼓励引导并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激发广大青年艺术家不断创作优秀高雅艺术作品的内在动力。
(戴建峰先生书法《道法自然》)
其五,书法艺术凝聚绽放着光耀千古的时代清香。无论颜真卿“祭侄稿”的悲愤潮涌,还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悠闲自得,俱是体现着社会的风貌。不忘初心,继往开来。随着历史的矫健步伐和时代的涤荡洪流,书法艺术更是深赋引领风尚的独特审美和匡正扬清的使命担当,既不必泥古,亦不可盲从,唯有融入血脉、用心体悟、浸润汗水,方可采撷浇灌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文化艺术之花。文/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