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副检察长的军人情怀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事能知足心长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压在镇平县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郑建银办公桌玻璃板下的一张字条。
“政治上要求进步,注重一言一行;经济上讲究谨慎,注重一分一厘;作风上灵魂纯洁,注意一举一动;生活上严肃活泼,注意一时一刻;莫争荣功,勿耍威风,身沉泓底,心入百姓。”这是一个心胸宽阔、具有担当精神的优秀军转干部。
2002年4月,因工作需要,郑建银同志从镇平县法院调入检察院任副检察长。在此之前,他当过10多年的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部队立过三等功2次。转业后先后在镇平县委和法院工作,“不管在啥岗位上,我都不会忘记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郑检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勇于争先的部队良好作风,带到了新的岗位上,2005年他被组织上任命为常务副检察长,先后经历了5任检察长,他都能顾大体、识大局,尽心尽力地协助主要领导管好全面工作,做好分管的工作。
工作业绩优异。他先后分管了侦查监督、监所、案管中心、技术、政治处、法警队、办公室、政研室、计财等工作,他分管的这些工作有40多次(项)受到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检察院以及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有的还获得过国家部委的表彰。他自己个人也获得县委以上表彰20次,其中,2013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到2016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近五年来被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二次,在公务员考核中,连续十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的业务素质高,经常钻研业务知识,有30多篇理论文章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并有多篇文章被评为全国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论文。
具有驾驭全面工作的能力。郑检在工作中善于弹好“钢琴”,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事大度,善于团结同志,善于调动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他党性强,工作作风踏实,服从服务意识强,经常到企业服务,到扶贫帮扶点为群众排忧解难。他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化解不团结的因素,善于破解疑难课题和复杂疑难问题,往往可以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深得同事的信赖和好评。
一身正气,廉洁自律。转业到地方30年来,他经常告诫自己:为官从政,一不沾公家便宜,二不取不义之财,并真正做到不该享受的坚持不享,不该得到的坚决不要。多年来,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分管院里的财物工作多年,在要求同志们厉行节约的同时,自己从不乱花一分钱,从不直接经手钱财物,更没插手办过人情案和关系案。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甘当伯乐。“我不是什么‘伯乐’。但我清楚,事业兴旺,贵在得人。没有人才做支撑,咱检察院的工作就不可能创一流!”郑检说。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上任以来,在他的倡议下,镇平县院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奖励措施,以制度的形式为干警学习提供时间,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干警报销学杂费,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干警优先晋升、晋职。截至目前,该院95%以上的干警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有15名干警进行进修取得了研究生学位。现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执法水平已成为全院干警的共识。
以院为家,关心干警。每天6点,准时从家出发到单位,从干警的衣食住行到院里重点工作,无不操心,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镇平县检察院的院容院貌焕然一新,2012以来一直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对干警的冷暖更是关心备至,每位干警家中的红白喜事,不论他有多忙,都挤时间参加,干警生病,他跑前跑后到家探望,对离退休生活困难的老同志更是送钱送物,“在检察院,工作大部分是靠干警干的。如果把检察院比作一个家,那些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就是我的长辈,我就是这个家里的长兄,为这个家服务、为家人解决后顾之忧是我的本分!”对于管“家务事”,郑检这样解释。就是因为有着这份“长兄”情怀,无论检察院经费多么紧张,每年都要为在职干警和离、退休的老同志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军人、伯乐、长兄,虽然定位不同,但个个特色鲜明。不论是从军营里锻炼出来的脚踏实地、纪律严明的良好风纪,还是作为人民检察官所赋予的始终以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为己任的“青天”情结,不论是识才重才的“伯乐”意识,还是以检察院为家的“长兄”情怀,郑检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大局观、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被人们认知之后,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邢景文 李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