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拳联“倒吴”事件升级 吴经国或已无力回天
连日来,与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有关的话题在国内外媒体上沸沸扬扬。一时间,经济丑闻败露、两大投资方集体“维权”、面临破产危机、违背契约精神、被投票下课等一系列问题把国际拳联和吴经国频频推上风口浪尖。而随后,陷入困境的吴经国不得不发表声明否认遭遇了执委会的不信任投票,努力希望保住自己主席地位。
吴经国的澄清声明非但没有以正视听,反而加剧了事件的进一步升级。来自奥运会周边新闻网站《inside the games》的最新消息称,国际拳联内部“倒吴派”和“挺吴派”为了争夺国际拳联办公室控制权已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瑞士警方介入,预计会在48小时内裁决谁是该建筑物的合法所有人。
“一女嫁二夫”,谁来捍卫“契约精神”?
本次事件的导火索是《纽约时报》率先披露了国际拳联所面临的破产危机。由于来自中国和阿塞拜疆的两大投资方集体“维权”,要求国际拳联偿还约3000万美元资金,导致目前国际拳联陷于破产的边缘。
国内媒体人士分析指出,国际拳联陷入“破产危机”绝非偶然,其本质是“国际拳联个别管理层”对“契约精神”的漠视。而对于文中提到的“国际拳联个别管理层”,多数媒体均将矛头指向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在与中国公司博盟体育“契约在身”的情况下,与另一家中国公司阿里体育签署了全球营销协议,独家授权阿里体育推广国际拳联体系内的全球拳击运动,并就国际拳联的赛事、媒体与数字平台以及成立国际拳联网络电视频道等方面进行重大投资。
而在此之前,国际拳联已授权博盟体育作为其大中华区(台湾除外)的独家商务运营公司,拥有国际拳联全部赛事及商业资源在大中华区的运营、推广、授权等权利。这种“一女嫁二夫”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了国际拳联中国投资方FCIT(博盟体育控制人)的强烈不满;而在全球范围内,“受害者”还包括国际拳联的另一投资方,来自阿塞拜疆的Benkons;因此,两大投资方向国际拳联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维权”。但是,现任国际拳联主席的吴经国对此“无动于衷”,最终导致出现了今天的“国际拳联破产事件”。
“牵一发而动全身”, “倒吴”为何愈演愈烈?
在这波舆论中,业界传言已久的吴经国个人经济问题也被媒体指摘。一些媒体还援引了国际拳联离职财务总监Rob的描述:“主席的台北办公室每年花费20万瑞郎,还有12万瑞郎吴主席的个人费用。这比过去一年,国际拳联给五大洲际拳协的发展经费还多!此外,国际拳联一年的法务费用超过100万瑞郎,这很令人震惊!”Rob进一步认为,花在法务、公关和差旅上的费用已经严重超标。国际拳联总部把重心都放在了主席的公关管理上,这一管理文化既不包容也不透明,需要改革。而早在此前,国际拳联管理混乱已经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注意,并曾在2016年暂停了给予国际拳联的资金。
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拳联执委会会议上,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被执委会委员以12比2的悬殊投票通过了一项针对他的不信任动议。据悉,12名执委中,有5人直接参与了这次行动,他们中包括曾被吴经国解任的威尔士执委泰瑞-史密斯、加拿大的帕特-菲亚科、意大利的AIBA副主席以及欧洲拳联主席、被认为按照章程应该接管拳联的法尔奇内利。
面对沸沸扬扬的舆论,处于被动局面的吴经国迅速发表声明否认自己“被投票”,称7月24日国际拳联执委会的会议议程中并没有投票项目,并反问:如果真有此事,自己怎么还会在主持会议?
此言一出,“挺吴派”们似乎回归了自信,随后媒体上也出现了“挺吴”的舆论。而与此同时,“倒吴派”们却进一步被激怒,才有了本文开始提到的为争夺国际拳联办公室控制权而引发的新一轮“内斗”。
从目前事件发展的态势看,在国际拳联内部作为多数派的“倒吴”势力似乎并没有息事宁人的意思;而从媒体报道看,吴也似乎正在逐渐失去体育业界及媒体舆论的保护,想保住其国际拳联主席的位子,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本文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