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遭监管喊话之下 携程50亿美元储备仍寻新目标

对于中企“非理性”的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近期监管层密集发声。7月27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支持国内企业按照市场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但是,对于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商务部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无独有偶,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在2016易界胡润中国跨境并购百强中,海航、万达、泛海、携程等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知情人士透露,近一两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挂式”地投资并购行为已经引发监管层警惕,近期监管部门将安排有关企业现场检查,预计接下来中企“出海”买买买的行为将被全面收紧。

激进的并购

普华永道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海外并购交易活动中,民营企业在交易金额(1079亿美元)与交易数量(612宗)都处于领先,主导海外并购市场。到今年一季度,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民营企业并购数量达到114宗,在212亿美元交易金额中,民企完成了137亿美元。

中国民企在海外“开挂式”地买买买,令人叹为观止。在2016易界胡润中国跨境并购百强中,海航、万达、泛海、携程等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其中,以万达集团为例,从2012年起,万达海外投资额已累积高达2451亿。海外投资涉及到影视、地产、体育、文旅等多个项目。其中,万达集团海外投资的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旗下收购项目包括:盈方体育传媒、拉加代尔耐力运动公司以及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

携程集团在海外并购,步子也越迈越大。今年2月就在梁建章卸任前的一个月,《金融时报》记者刚刚采访过他。在那次采访中,他丝毫未提即将发生的人事变动,谈得最多的是两点:携程的国际化和内部创新。

而在今年1月的年会上,孙洁提出的2017年核心任务也恰恰是这两点。看起来,在这两个战略方向上,携程高层高度一致。

2016年11月初,携程、纵横、海鸥、途风四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在此之前,携程收购了印度的MakeMyTrip。此外,携程还收购了英国旅游搜索巨头天巡。最新的传闻是,携程正有意竞购瑞典在线旅游公司Etraveli

真实扩张还是资产转移?

知情人士透露,接下来对于相关企业的风向排查仍将继续。预计在中期内,对于敏感领域的投资监管仍会延续。

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并购大多数具有高杠杆特征,又不擅长外汇套保,利用境内人民币借款,通过特殊渠道兑换成外汇,出海并购外币资产,不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外储规模的稳定。甚至有些企业在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还通过种种渠道进行融资,在几个企业主体间进行资金的腾挪。

换言之,海外并购到底是为了企业发展的真实扩张,还是目的不纯的资产转移,的确值得监管层深究一番。

实际上,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指出,目前,部分对外投资有盲目性,出现了过热情绪。企业家形成一阵风,对外投资数字上可能增长得很快,但是里头有一部分是跟国家对外投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

面对监管政策的影响,近期万达、苏宁等几家民企的债券齐跌,相关业务和战略也发生重大调整。但独特的是,携程继续深化海外战略。今年5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显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携程旅行网正在寻找新的收购目标。

年初2月,携程网公共事务部高级经理范旭光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携程发展到今天,进行海外收购,走国际化之路是大势所趋。

细数携程过去几年的国际化路径,被业内称为全球范围里的“买买买”。不仅成立了海外公司,同时在美国、日本等地的产业链资源上也有多次大手笔的布局。从2013到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携程已花费超过20亿美元于海外并购。

此时疑问是,海外并购的钱从哪来,又将到哪去?这些都亟需监管部门的关注。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携程旅行网,有余力继续在国内外进行收购,因为该公司50亿美元现金储备中有一部分存放在新加坡、英国和香港。但携程旅行网首席财务长王肖璠并未向《华尔街日报》披露该公司在境外存放的现金规模。

政策收紧不仅是国内

在业内人士看来,走入全球市场的中国旅游企业必须要接受两个现实:首先,国门之外的旅游市场似乎要比国内昂贵得多。第二个,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出境游和入境游之间严重不对称的情况难以改变。

这说明,意图出海的中国旅游企业将在境内外上的收支会呈现出不平衡。这对携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按照正常的并购逻辑,企业以经营现金流作为未来支付的保证,将流动资产转化为长期股权投资,而其中,还要加入外部投资作为杠杆资金。

但目前政策风险开始加剧。在6月中旬,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对近年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进行排查;7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有外汇管理局等机构接连对外发声,加强对外投资的审查,遏制非理性的对外投资。

风险的增加必然意味着成本的提升。但问题是,关注美国资产的中资企业和投资者可能面临更多路障。与此同时,随着中资企业在海外频繁出手收购,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知情人士称,年初以来CFIUS已向至少九宗交易涉及的公司发出信函,称根据旨在解决潜在国家安全风险问题的拟议措施,他们的交易将被阻止。

不少专家表示,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海外,渴望获得优秀品牌、先进技术、成熟渠道、领先管理经验等优质资产,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利润新增长点,是符合市场逻辑的。但巨大的融资压力、文化与制度的差异,也给中企的海外并购带来严峻挑战,甚至可能将收购风险传导为金融风险。企业海外并购必须谨慎决策、做好预案。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