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出行洞察分时租赁商机
在中国共享出行市场欣欣向荣的当下,以摩拜单车、ofo等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品牌也开始组团进军海外市场。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共享单车正在致力于打造一张全球“中国智造新名片”。近日,在2017新加坡“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共享出行也成为热议的新话题之一。
共享出行改变消费理念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主办方通商中国(BusinessChina)是由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倡议,于2007年11月正式启动的一个新加坡非政府、非盈利性组织,旨在促进中新交流合作。今年,恰逢慧眼中国创立10周年。
作为此次“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中国唯一受邀的共享出行领域代表企业,Gofun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在谈及共享出行时认为,未来出行方式将向两种形态集中,一种是公共出行,另一种就是共享出行。
谭奕介绍道,根据中国2017年分享经济发展报告中获悉,共享经济在中国正处于爆发式的增长,2020年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共享经济风口敞开后,涌入了众多共享经济体系下的垂直行业,而共享出行作为共享经济的核心发展领域,市场正逐步成熟。”
谭奕认为,随着消费模式的升级,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消费习惯正从单向消费向协同消费转换,从所有权的占有转化为对使用权的消费。个性化、网络化、多元化、年轻化的消费模式更有吸引力,体验和趣味正成为用户考核产品的基本标准。
从滴滴到ofo、摩拜,不难看出,市场在不断兼并融合,出行场景也在不断细分。谭奕认为:“通过前一轮共享经济的市场普及,人们已经对这种模式有了基本的认知,此时,相应的基础设施布局完成,接下来服务类共享出行增长将会放缓,而硬件类共享出行将正式进入发展期,快速稀释市场力。”
在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的“试水”行动才刚刚开始。ofo共享单车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坦言,现在共享单车的竞争还处在第一阶段,各品牌必须尽快让自己的车布满街头,也要让投资人看到广阔的前景和希望。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人和运营方还需要充分考虑和整合当地法规、交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在公共交通非常发达的新加坡,摩拜单车就受到了冷遇:从3月投入运营至今,实际的投放量并不高,还出现因在当地乱停乱放单车被没收的情况。而进军美国旧金山的“小蓝车”也遭到了阻力,旧金山市政部门给小蓝车首席执行官李刚写信,反复提及“公共路权”,并提出包括经营活动不许与现有法律和特许经营协议相冲突等多项要求。
分时租赁填补出行需求
与共享单车在海外遭遇冷热不均的待遇不同的是,同样作为共享出行的一类,汽车分时租赁正在国外形成主流趋势,包括奔驰、宝马、通用在内的知名品牌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分时租赁服务。如今,这一流行趋势开始在中国蔓延。
谭奕认为,汽车分时租赁正以其独有优势填补需求空白,比如成为私家车的前置消费、城市交通灵活性的补充、服务型出行的经济型补充等,以暂时性和灵活型的中短途驾车出行场景为主。
现在恰是进入中国分时租赁市场的好时机。前有共享经济的市场普及,后有已经完成的部分市场布局,不仅仅是海外汽车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同样希望抓住商机。
据谭奕介绍,Gofun出行是首汽集团针对移动出行特别推出的新能源分时租车产品,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分时租赁企业代表。目前Gofun出行已相继完成在中国20多个城市的布局,其中既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南京等一、二线城市,也包括西安、厦门、青岛、昆明、桂林等重要旅游地,填补了通勤、商务、中短途旅游等多种需求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实践分时租赁模式,而这种绿色、经济、便捷的模式也正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1辆Gofun汽车工作任务是4~10辆私家车工作任务,可节省15棵树一年的尾气吸收量,每年可节省30吨汽车尾气碳排量。”谭奕说,Gofun出行要做的就是把握“新能源+车联网”的全趋势,培养消费者的用车习惯。
目前,Gofun在全国的车辆数已突破1.2万,预计到今年年底车辆数达1.5万。谭奕说,通过搭建并整合汽车共享网络,未来Gofun将基于车辆规模,打造出行+生活的消费生态,优化用户体验,为更多用户带来个性化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