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阿里体育导致国际拳联面临破产危机 谁来捍卫契约精神?
日前,据《纽约时报》披露,由于两大投资方要求偿还约3000万美元资金,目前国际拳联或正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导致来自中国和阿塞拜疆两大投资方集体“维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契约在身”的国际拳联与另一家中国公司阿里体育的“20年独家签约”。
业内人士认为,与2003年WBC因金腰带错发而导致的“破产”风波不同,国际拳联遭遇本次“破产事件”绝非偶然,其本质是“国际拳联个别管理层”对“契约精神”的漠视。
2016年1月,国际拳联与阿里体育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了为期2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共同推进拳击运动的职业化发展,对国际拳联现有三大体系的赛事进行全面升级,并共同创造面向市场的职业比赛。2017年4月30日,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又与阿里体育CEO张大钟在台北签订了全球营销协议,独家授权阿里体育推广全球之拳击运动,并就国际拳联之赛事、媒体与数字平台以及成立国际拳联网络电视频道等方面进行重大投资。
而在此之前,国际拳联已授权博盟体育作为其大中华区(台湾除外)的独家商务运营公司,拥有国际拳联全部赛事及商业资源在大中华区的运营、推广、授权等权利。这种“一女嫁二夫”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了国际拳联中国投资方FCIT(博盟体育控制人)的强烈不满;而在全球范围内,“受害者”还包括国际拳联的另一投资方,来自阿塞拜疆的Benkons;因此,两大投资方向国际拳联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维权”。但是,现任国际拳联主席的吴经国对此 “无动于衷”,最终导致出现了今天的“国际拳联破产事件”。
过去几年,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拳联,为拓展全球拳击业务,向阿塞拜疆的投资方Benkons贷款1000万美元。此外,国际拳联还将其营销子公司BMA的主要股份卖给了中国的投资方FCIT(博盟体育控制人)。
日前,阿塞拜疆资方Benkons要求国际拳联立即还款,否则将对国际拳联及吴经国采取法律手段。中国投资方FCIT公司,也已在瑞士提交法律文书,要求国际拳联归还资金;此前,FCIT公司已将1900万瑞士法郎(约2000万美元)投入到国际拳联营销公司BMA。
6月19日,FCIT公司负责人给国际拳联执委会成员发了一封函件。据《卫报》披露,信中提及国际拳联的不当管理以及侵犯权利。信函中也提到, 国际拳联为何与阿里体育签订新的合同,以及BMA董事会为何决定关掉BMA。FCIT公司认为,这些行为已经违背商业道德,甚至瑞士法律,且现实情况与吴经国主席当年的承诺相去甚远。
而除了与投资方的巨额财务纠纷,国际拳联长久以来复杂的内部管理矛盾,或许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国际拳联离职财务总监Rob 称,“吴经国主席的台北办公室每年花费20万瑞郎,还有12万瑞郎是吴主席的个人费用。这比过去一年,国际拳联给五大洲际拳协的发展经费还多!此外,国际拳联一年的法务费用超过100万瑞郎,这很令人震惊!”
Rob认为,花在法务,公关和差旅上的费用已经严重超标。国际拳联总部把重心都放在了吴经国主席的公关管理上。这一管理文化既不包容也不透明,需要改革。
7月早些时候,国际拳联威尔士执委史密斯致信吴经国,要求回答关于Rob提出的问题,结果遭到解雇。不过,史密斯马上采取法律行动,将国际拳联告上法庭,成功撤销了决定。
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称,此次开除是因为对方不再是威尔士拳协的荣誉成员。然而,其他一些人相信吴经国只是不希望看到有人提出异议。
上述种种,都是困扰国际拳联的新问题。而2016年里约奥运会拳击比赛中的一系列争议判罚,也曾引发人们对国际拳联“黑幕”的抨击,爱尔兰拳手怒竖中指的照片疯传,也一度令国际拳联形象受损。据来自国际拳联的内部人士认为,目前爆发的一些列“丑闻”、“内幕”、“破产”等事件,无疑将使国际拳联以及吴经国本人面临严峻的挑战。
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精神,只有交易的双方遵守契约,切实履行合同,才能确保交易安全,市场经济才能发展起来。而如果将利益置于契约之上,或许短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但长远看终将损害更大的利益。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上任以来,铁腕推动改革,让国际拳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效, 而一个产业真正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的不仅仅是变革,更需要的是对契约精神的捍卫。(本文来源:中国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