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 构建责任共识 ——南方周末专访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

2017年7月23日下午,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在北京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据悉,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将于7月2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规格最高、最受业界瞩目的盛会之一,基于茅台集团长期以来致力于参与推动中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在精准扶贫公益事业与社会责任方面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贡献,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南方周末郑重推举茅台集团为“精准扶贫年度典范企业”,诚挚推荐袁仁国为“2017年年度责任领袖”。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旨在通过年度责任大典,探讨社会和谐构建进程中有责任担当的组织或个人所应遵循的道路,倡扬社会责任概念,标榜社会责任精神,树立年度责任标杆。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

茅台集团是国有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请问,茅台集团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茅台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什么?

袁仁国:

茅台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大企业承担大责任,大品牌应有大担当。”从过去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市值第一的烈酒企业,茅台的发展壮大,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受益于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厚爱。因此,茅台履行社会责任,也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中国民族品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回馈社会,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记者:

茅台集团有哪些具体公益项目?取得怎样的成效?

袁仁国:

茅台的公益活动遍及各个领域,“十二五”以来,我们共投入24亿元用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扶农兴农等;自2012年以来,我们每年出资1亿元,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六年共出资6.1368亿元,帮助了12.2736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集团旗下“习酒·我的大学”公益活动,十年共捐资7500万元,资助1.5万名贫困大学生;我们出资1900万元在贵州建设100所“国酒茅台•希望食堂”;出资1575万为西部地区名农村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出资1亿元支持孔学堂国学发展;出资4个多亿,用于贵州形象的宣传;投资20多亿元,与地方政府合作,把茅台镇打造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文化小镇;投资近20亿元,用于茅台机场的建设,改善地方交通;我们投资近20亿元建立茅台学院,本着“立足茅台、服务酒业、报效国家,走向世界”的宗旨培养人才;我们14年坚持全国范围内慰问部队;从2014年起,每年捐赠5000万元,连续十年捐赠5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以来,我们对贵州道真县精准帮扶,按照“交通拉动、金融撬动、产业带动、党建联动、人才驱动、教育推动”的思路,累计投入资金6300余万元,帮助贷款3亿元,贴息一亿元,修建800公里小康路,组织60个直属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48个贫困村,减少贫困人口近三万人,小康实现程度达91.66%; 我们也按照道真帮扶的模式,投资上亿元精准帮扶仁怀市和习水县,取得了良好效果。

茅台集团是行业内唯一连续八年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连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荣誉,还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荣誉,成为民族品牌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领军企业。

记者:

过去的六年中,仅希望工程项目,茅台集团就投入6亿人民币用于助学。茅台集团如何处理好自身经济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

袁仁国:

希望工程“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圆梦行动,是我们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做的重点项目。今年,我们还与希望工程合作,启动了圆梦行动脱贫攻坚三年公益计划,把公益活动与精准扶贫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企业自身经济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茅台过去半个世纪的跨越式成长,我们不可能有实力,为公益事业提供这样大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茅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正向效应,比如,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提升了企业认同感,对于打造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记者: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茅台在国际市场上占份额逐年上升,请问茅台在国际化过程中、在海外市场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袁仁国: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走向世界,是未来几年茅台未来的战略重点。我们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认真探索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路径。茅台要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的市场特点、消费习惯,为当地人民提供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产品,推动中国酒文化,特是茅台文化,在沿线国家深入传播,从产品布局上,为中国经济发展履行自己的责任,推动品牌强国。同时,我们将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建设,通过纳税、提升就业人口、参与公益事业等多种方式,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