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首汽约车智慧经济思想会谈网约车监管
2017年7月21日,首届智慧经济思想会在北京商报新闻大厦艺术馆召开。在这届思想会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咖们纷纷出席,就北京市网约车新政出台一年来,网约车行业的“变与不变”进行了经验分享。在思想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公路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浩表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各地纷纷出台实施细则,让网约车行业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传统业态的转型和提升以及新业态的监管,仍然是推进行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问题均得到缓和 企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在思想会上,王浩首先对目前网约车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截至7月17日,全国24个省市已经初步实施了改革细则,126个城市公布了落地实施细则,93个城市正式公开交通意见;而在3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有29个已经发布了实施细则。按照网约车业务集中度来看,也就意味着占据总比例95%以上业务的城市已经正式发布或者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王浩认为新政的出台到实施,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将企业纳入规范管理,为企业指明行业方向的过程,目前包括首汽约车、滴滴出行在内的16家网约车平台已经正式纳入规范管理。同时美团、携程等互联网企业也在政策明确后,先后加入网约车行业,目前有130多家平台在争取进入网约车平台。
“政策的明确让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和新兴的网约车的问题得到了缓解。网约车的兴起给传统业态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改革的动力。不仅仅是各地在尝试改革传统巡游车的份子钱问题,一些企业也主动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打造产业联盟。例如首汽约车就主动与传统企业成立战略合作,使得传统企业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提升竞争能力。”
王浩表示像首汽约车这样在传统企业改革升级方面的探索应该更多一些,才能够真正让传统业态和新业态完成最终的融合,共同提升出行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准,提升行业竞争力。
监管仍是重点和难题 平台需要主动推进合规进程
在网约车新政推进了行业改革的同时,监管问题依然是王浩眼中的工作重点和难题。
“从乘客角度来看,政策执行了一年,有一些城市已经正式公布了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但乘客在打车的时候,同样还会打到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另外,网约车市场前期的过度竞争导致市场过度介入,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网约车平台在政策出台前进行大规模补贴,而政策出台后补贴急剧减少,司机的经营压力加大,因此服务水准也就急剧下降。”
在王浩看来监管问题主要与一些网约车平台合规还不够主动有关,这些平台认为有一些地方的标准过于严格,而事实上这些标准是各地根据当地的交通承载能力、资源环境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考虑设置的。此外,一些平台在市场前期引进了大量不合规的车辆和驾驶员,在合规时就面临着运力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因此在合规上就产生了抵触心理。
“出台监管政策是为了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王浩在分享过程中语重心长地讲道,他觉得网约车平台在主动推进行业的合规进程上,都应该向首汽约车看齐。
据了解,首汽约车从2015年上线以来,就坚持了“京人京车”的运营策略,后来在其它城市的运营中也采取了“本地户籍+本地牌照”的方式,这与新政的要求不谋而合。而在各地新政纷纷公布后,首汽约车也第一时间配合了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进行各项资质认定工作,因此在合规一项上远远领先于行业里的其它平台。
同时首汽约车还对驾驶员进行培训,让网约车驾驶员主动进行从业资格证的考取,并积极完成车辆运营性质的转变。截至7月21日,首汽约车已经在北上广深等28个城市获得了线下服务资质的认证,平台的驾驶员绝大多数都通过了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甚至拿下了多个城市的001号驾驶员资格证。
王浩在思想会介绍道,目前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在强调事中和事后监管,在事前主要是提升准入要求。这就不仅仅要求平台要调整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像首汽约车一样主动合规化,适应政策;还需要一些没有出台网约车管理办法和出租车改革意见的城市抓紧推出政策,使网约车在运行的时候有法可依,同时已经出台政策的城市还要加强政策的落地实施,在机制体制上有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使得行业能够在监管之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