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金所理财传言,大家究竟在慌什么?
比黄金还贵的信心,去哪儿了?
昨天(7月20日)晚上,一位在某大型资管公司就职的同学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咨询陆金所的产品规模,想测算下“如果监管加强,是不是能有一些钱从互金平台流出,流入其他市场,比如股票或者银行理财”。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真是个敬业的好同志,百万年薪不是白得的。
不用讲,我这位同学也看到了那张在微信群里流转的截图。除此之外,身边的一些人也加入了赎回的行列。据北京商报统计,截止21日早间,陆金所债权转让项目明显增加,其中定期转让的项目已经达到388页,债权转让项目达1231页,累计转让项目数量过万笔。
针对市场传言,陆金所及时发布公告,“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作为行业龙头,这点小风浪自然不算什么,不过作为从业者,对市场的这种“风声鹤唳”不由心生警惕。
对金融业尤其是互联网理财平台而言,信心比天还重要。问题是,市场对行业的信心为何就脆弱如此?陆金所有中国平安的支撑尚且如此,其他理财平台遇到类似“流言”又将酿出何种血案?果真如此,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本身是不是便制造了新的风险?
对监管的误读:监管究竟要把互金行业怎么样?
如我那位同学所言,担心的根源是“监管加强”。问了身边参与赎回的人,其回复也大意如此,即担心强监管下,大家争相赎回理财产品,最后出现挤兑,可能想走也走不了。
就陆金所事件而言,“流言”起于部分产品下架,产品下架的原因则在于近期的交易所产品整顿,即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互联网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再加上近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严控金融风险的表态,不明就里的同学们,难免会放大对互金平台的强化监管忧虑。也就难怪,微信群中流传的一张不明就里的截屏,就能让声誉卓著的网贷龙头遭遇“赎回风波”。
问题是,国家对互金行业的监管,究竟在管什么?怎么管?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不了解,才会心慌,甚至演变成夺路而逃。
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互金行业的潜在风险状况已经大大缓解,基本没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现阶段对互金行业的监管,更多地只是整个金融体系监管中的一环而已,不必过度凸显和解读。
与交易所联合发行理财产品,更多地是有违行业“小额普惠”的定位,而不是因为潜在风险有多大。否则,早在一年前就会下手清理,也不会等到现在了。所以,一些理财平台下架金交所产品,只是依据《通知》要求,在7月15日之前进行增量管控而已,这是正常的顺应监管的行为,何以会成为“出问题”的信号呢?
再说了,金融行业的整顿,历来都是“增量与存量分开处理”,即对于涉嫌违规的业务,严控增量,稳妥化解存量。而所谓稳妥化解存量,多数情况下也是自然到期,到期后不再新增而已,并不会对大家的理财投资带来什么实质影响。
所谓的挤兑,真的存在吗?
最后,再来说说所谓的“挤兑”忧虑,真的会有挤兑吗?
银行是有可能产生挤兑的,因为银行是典型的资金池,存款和贷款是错配的。理论上,短时间内,贷款尚未到期,大量的人去取存款,便会无钱可取,演变成挤兑。
就网贷平台而言,没有所谓的资金池,理财资金和资产端的借款资金是一一对应的,只要借款人到期还款,理财人的理财资金就能到期偿付,何来挤兑一说呢?
所以,我们看到信心出现问题时,网贷平台上也就多了债权转让标而已,债权转让也只有存在承接人时才能成功,并不需要平台出钱兑付,对平台而言,并没有资金流出压力,也不会带来所谓的流动性危机或挤兑风险。
找回信心,淡定一些
综上,仔细梳理一下,发现不过是个“子虚乌有”的忧虑而已。但根本上,也反映了大家对互金行业的发展明确缺乏信心,才会患得患失,随时准备回归银行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新模式的胜利,是金融科技的胜利,也是金融创新和用户体验至上的胜利,是行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金融监管,其根本目的还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整治和化解风险只是手段而已。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明天,实在无需置疑。
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还会出现类似的流言事件,还请大家淡定一些。专项整治一年有余、卓有成效,大家的钱就在那里,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