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懿:履道坦坦,专壹而久
莫懿
弘卓资本创始人兼鑫资本投委会主席。
从心:钱在、人在、心在
1999年,北京向奥委会递交申奥书后没多久,莫懿便在心底希望外国人来到中国时在飞机上就能看到北京的绿色,而不全是灰蒙蒙的钢筋水泥。
而这样一片足以在高空看得到的绿地,至少要达到一千亩。
当时没什么机构愿意养这些看似无用的绿地,而莫懿就出自简单的愿望和“以绿养绿”的想法,没有让国家出一分钱,在长满半人高的芦苇荒地里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借鉴南方田基栽桑、田里种稻的立体循环经营模式,努力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生态圈。经过数年的开发,现在这片区域在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温度方面,相较周边有显著的提升。
不仅如此,这座球场还在高峰期提供过数百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多赢局面。
从新:在北大展现中国
企业已经步入正轨,个人物质需求也已经得到了满足,那为什么还要去读书?
莫懿很认同马斯洛需求理论,他自己总结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事干,有人爱以及有希望。
有希望是最难的。一个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对什么寄予希望,什么能使他产生希望,都是最体现其本质的地方。
而对于从中学开始就接受国外教育的莫懿而言,他当初也考察了国内其他大学,但北大众多杰出的人才吸引了他,敢说真话的老师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其中一些师长成为他一直尊敬的人生导师。
得以参与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这两所世界顶尖商学院的联合项目中来固然很有吸引力,但他考虑更多的并不是自己能从中受益多少,而是自己能为这个项目带来什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梁钧平教授是莫懿加入Guanghua-Kellogg EMBA项目的推荐人。梁教授和他谈的多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启发很大。“与光华的老师或者说学者交流经常带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他还记得两年前的面试,气氛很轻松,如同老友谈心一般,莫懿与负责面试的刘俏教授等几位老师相谈甚欢,从专业领域的资本市场、二级市场、金融、上市等话题,聊到一位投资者在考虑个人和公司发展之余,还应考虑的社会责任部分。这使他有了相当的感悟,常常以此自警自励。
两年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对于莫懿而言,是人生的重要时间节点。他坦言,一边忙碌事业,一边要完成Guanghua-Kellogg EMBA的学业,这确实很累,身心两方面都经受了考验,他也做出了一些牺牲,但却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就读期间他着手的项目纷纷进入上升渠道,另一方面,在光华遇到的师友成为他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作为班级同学推选出的president,他还要承担比其他学员更大的责任。 “我自认为是将这个班长认认真真当作事情来做的。”莫懿有些调皮地说道。他没考虑过借助担任班长去获取更丰富的人脉资源,也很少和同学谈论投资,他们更多交流的是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能力应该去做些什么。
他带着外国同学在北京健一公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去天津感受曲艺之美、去一个云南风格的院落体验南方风情。传统的爬长城、包饺子活动以外,也安排有现代化的大厦顶层天台香槟派对。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南北东西,方方面面他都想以最好的样态展示出来。
Guanghua-Kellogg EMBA提供了全球六个校区的短期交流机会,莫懿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分校区与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埃文斯顿主校区。他想看看纯东方的北京、纯西方的美国,与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间的香港,到底有怎样的差别,但他考察下来,发现在互联网沟通全球、世界联系愈发紧密的今天,中西方已经没有显著的不同。他认为,未来的趋势是“世界大同”,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能不能联手创造尚未有的新事物。
在读期间,莫懿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还完成了对多个优秀项目的收购。对于他来说,这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自然结果。而北大优秀的导师与学长们也给予了无私的引导与启发。他们交流的是理念与机会,分享的是当今以及未来哪些领域需要人才,哪些方面需要深耕,这样的格局和眼界令莫懿觉得受益匪浅。
莫懿认为,一个人能找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自己最应该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他来说,在准备和参与Guanghua-Kellogg EMBA项目的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向来只说已经做到的事情,直到毕业的时候,他才能坦然地说自己无愧于这个项目的师友,也无愧于自己的初心,已经尽力做到最好。
转自 北大光华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