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野心,海尔要共享的,何止是车间,设备,渠道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总是把海尔和共享经济捆绑到一起说事,说海尔其实就是在搞车间,生产链,产品渠道的共享罢了,事实上,这是非常片面的。
海尔共享车间,只是海尔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局部而已,从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开始,海尔就正式进入多元化发展战略了。
正如《海尔创业史话》书中所说,海尔是海,海尔多元化发展战略,我们若以管窥豹来观察,那就真的肤浅了,海尔不仅仅是要给中小企业一个共享的车间,而是要构建一个生态圈,这个圈子,涵盖多个彼此联系的行业,相互联系,相互成全。
从消费者角度举个例子,海尔要的是,消费者从海尔消费金融贷款,然后买海尔电视,用着海尔冰箱,吹着海尔空调,再看着海尔兄弟。细思极恐啊。
目前为止,海尔生态圈包含了节能、酒店、医院、商业地产、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工业地产、连锁商业、小型办公、住宅地产等10类资源。在海尔中央空调的生态圈中,10类资源不再是相互独立,相反的,它们会针对节能减耗、绿色建筑等问题彼此交互,与企业协同创新。
所以我们与其说是海尔在搭共享经济这趟列车,推出共享车间,不如说,海尔已经从行业布局走到了产业孵化,这是海尔多元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我们企业家的巨大机会,让中小企业会由重资产模式走向轻资产模式,让企业由大变小。
海尔提供车间,设备,渠道,物流,还将提供方方面面,就像租房子一样,你带着你和你的家人,就可以入驻了。
企业一直有一个痛点,不能走近消费者。但海尔却通过生态园帮企业完成了这一步,海尔不仅是让企业变轻变小,更是让企业变得离客户更近,海尔想象的是让消费者成为产销者。
听起来不可思议吧?海尔生态园不仅仅提供设备,而且提供的还有大数据。不要觉得海尔大数据只是干打雷不下雨,2012年开始,在很多行业、很多企业不大关注数据和智能化的时候,海尔已经开始重视做大数据智能化。
马云说没有大数据就没有新零售,未来企业生产,何尝不是呢?在技术革新和新品研发方面,海尔都是通过大数据,在了解大众消费者的需求以后,再把它放到研发端进行研究。海尔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海尔微博的冷宫冰箱就是个例子,粉丝想要冷宫主题冰箱,海尔君负责执行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样省去了多少市场调查工作。
再联想起1995年海尔的收购行为,你就会更加兴奋了,这一年,海尔先后兼并了18个企业,共盘活了包括5亿亏损的8亿资产,海尔在做什么?海尔不仅仅是在激活休克鱼,而是在复制海尔的成功模式。
就拿红星电器厂来说,海尔兼并它时,它的净资产只有1个亿,但亏损却达到了2.5个亿,兼并后海尔就派了3个人过去,机器是原来的机器,员工是原来的员工,但却在5个月内扭亏为盈了。
海尔是海,海尔共享车间只是海尔生态圈的小小的局部,如果你只看到加入海尔共享车间就能用用机器,用用渠道那就太可惜了。海尔为中小企业家共享的不止是设备,渠道,还有数据,甚至将来还可能包含企业发展的全套解决方案,以及海尔的成功模式,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