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玻尿酸的要IPO!超暴利:成本价200打到脸上价格6000
话说,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玻尿酸,肉毒素,这些名词,即使你没做过整形,但你一定听过。近日,一家做玻尿酸溶液的公司爱美客,要报IPO了。以往我们知道,做化妆品的毛利率高,做医疗器械的毛利率也高。如今,身兼“美容+医疗器械”双重属性的微整形行业,那必定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在你们惊呼毛利率逆天时,我们要趁热打铁再告诉你们一个赤裸裸的事实:一针玻尿酸,成本价200块不到,综合毛利率为87%,单品毛利率最高达98%,到终端消费者时,就卖到了上千甚至上万的价格。
1.你们知道美容的分类吗?
美容对于女士们来讲,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美容其实可以分为生活美容(简称生美)和医学美容(简称医美)。
生美,指的是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例如面膜、美发、足疗、面部按摩、spa。生美的前期投入较少,执业资格要求较低,消费门槛较低,所以拥有庞大的客群。比如,仅面膜一项,平均女性一年开销就可以达到 2400元。
而医美,则是运用手术、注射和医疗类光电仪器等手段,对皮肤、机体等重塑和修复。例如,纹眉、双眼皮、光子嫩肤、脱毛、注射美容等。普遍医美的价格高,效果明显且持久,也称为“微整形”。
好了,到这里,要给朋友们提几个问题了,顺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文章。
一针玻尿酸,值多少钱?
2. 一个美容针背后的秘密
关于玻尿酸一针多少钱,我们需要来看几组数据。
一针玻尿酸,通常要有三种原材料——透明质酸钠、注射器、注射针头。这三个材料2016年的采购价格分别为:透明质酸钠159元/克,注射器8.8元/支,针头4.76元/个。水电成本暂不考虑。
这么看来,一克玻尿酸的成本价也就200块不到。
2016年,高端产品宝尼达,对渠道销售价格为2530元/支;中端产品逸美,销售价格为931元/支;中低端产品爱芙莱,销售价格为368/支。
图1
然而,据媒体报道,某大型民营医院医生说,逸美的注射费用,药费加注射费,保守也要五千多元一支,宝尼达至少在万元以上。
哦买噶,打一针玻尿酸,1个肾7就没了……200块不到的成本,到930元的出厂价格,再到5000—6000元一针的终端零售价,这中间,是谁吃了这块奶酪?
3. 年轻的魔法——透明质酸钠
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逸美)、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宝尼达)、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爱芙莱)……
看着有点晕?别着急,虽然这些产品名称又长又拗口,但其实仔细看,他们名字里都有一个共同词:透明质酸钠。
那么,透明质酸钠又是什么?
透明质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而透明质酸是目前发现的保湿性最好的物质。因为刚传入亚洲时,台湾同胞们将其译成“玻尿酸”,所以通常,我们常说的玻尿酸,就是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常常用来护肤美容,防皱抗皱。另外,它还广泛应用于白内障、青光眼、关节疾病的治疗.医美透明质酸则是直接将透明质酸钠溶液或凝胶,注入面部和颈部皮肤的真皮层,使得皮肤更紧致。常常用于去皱、隆鼻、丰唇、丰法令纹、填充太阳穴、 填充下巴等用途。因其维持时间长( 一般6-12个月),不易产生过敏反应,注射简便,效果明确,已越来越得到医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4. 微整形产品的商业模式
那么,一支美容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又是怎么卖到消费者手中的呢?
先来看采购环节——美容针的外购原材料主要有3种:透明质酸钠、预灌封注射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这三种原材料占据了所有采购金额的70%-80%左右。
再来看生产环节——在采购了上述原材料后,需要进行加工生产成直接注射用的产成品。
通过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平衡盐溶液相混合,经过层层检验、无菌罐装、封装、包装等工艺程序,最后成为产成品。
最后来看看销售环节——
与传统的医药市场不同,美容针的下游市场,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通常,美容针会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方式。近三年来,直销的占比越来越高,到2016年,已经占上游机构总销售方式的89%。
4. 医美行业,又一个千亿级市场
在医美行业的产业链中,上游是整形材料制造商,中上游是材料经销商,中游是医美机构,中下游是导流服务商,以及下游的消费者。
那么,医美行业整体商业模式,就跃然纸上了。
上游材料制造商,通过直销、经销手段,把美容产品卖给美容院、整容医院等医美机构。
然后,美容院、百度搜索、整形App等,为医美机构导流,医院再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收取手术费、材料费用。
在整个微整形价值链条中,上游的供应商分到18%-22%,代理商分10%-12%,导流服务商分50%,整容医院分16%-22%。
可见,导流服务商吃掉了不少利益啊。
而医美产业链条的如此价值分配,也凸显了国内医美行业的医疗属性不足、消费属性较强,从而形成了客户资源为王的格局。
以医美APP为新型的导流服务商,已经越来越获得资本的关注了。在ASO100上搜索微整形APP,可以看到“一大三小”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他们分别是:更美(大)、美呗(小)、悦美(小)、新氧(小)。
图2
从市场规模上看,中国医美市场过去几年实现了较快增长,从2011年的225亿,上升至 2015年的510亿,年平均增速21%以上。
并且,从医美次数角度估算,我国2015年医疗美容次数(包括手术与非手术)约为 635 万次,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年复合增速为 15%,2020 年达到 1110万次。
假设,届时1个案例平均收费1万元,则2020 年市场规模合计超 1100 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