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地铁故障频发 是“天灾”还是“人祸”?
导语:
过去五十年间,铁路是中国的大动脉,而最近十五年间,地铁成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地铁以“准时 舒适 安全”的特点成为日常生活首选出行方式。城市交通,是城市效率的重要指标。地铁延误和故障,将严重影响出行体验。地铁故障都有哪些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影响我们的出行体验,哪些关键的地铁技术在保障大众的出行体验,大众在搭载地铁之际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呢?
异物触网 “千里眼”驾祥云守盼平安
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7月10日13点24分,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一只风筝的入侵,造成10分钟以上的故障处理时间,期间地铁3号线限速运行。
故障发生后,地铁相关运营人员表示:当异物入侵,导致触网供电动力来源降低或不稳定,地铁降速至峰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为排除故障,需要司机,工务,供电等各不同专业职能的人员会诊定位并紧急排除故障,这段过程短则十分钟,长则数小时。
而此次故障十天前,上海地铁限速运行刚刚发生过。
“请沿线单位居民收固好广告牌、横幅、衣物等,不要随意抛扔垃圾袋等杂物,以免飘落缠绕触网上,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6月30日,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暴雨刮风,沿线广告牌和横幅跌落入侵地铁轨道,导致三条地铁在晚高峰限速运行,降低通行效率,致使近万人滞留地铁沿线。
大暑将至,近万人簇拥在闷热不通风的地下通道,度过了近一个小时比置身暴雨更难熬的时刻。
轨道交通发展到今天,相对成熟,在露天的环境中,异物触网成为地铁人员防不胜防的天降横“幅”。如何解决此“天灾”,保障乘客出行“准时 舒适 安全”,成为地铁运营方在满足基础运载功能之外服务体验的提升目标。
就此,记者联系到华云集团轨交方案专家朱林森。
朱林森表示:目前业内全新应用是在建立统一云平台的基础上,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地铁运营部门对重要运行线路以及设备进行远程监控,采集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行即时告警。同时借助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实现接触网故障的快速自动诊断与行动响应,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记者了解到:接触网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轨道机车提供动力,通俗地讲是百姓们看到的有轨电车高高竖起的两条辫子。其具备诸如机电合一、动态工作、无法备用、露天设置较多的特殊属性,所以较容易发生故障,并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列车行车中断或频繁停车。因此,如何有效对接触网状态进行持续监测,保障稳定供电是地铁畅通的首要条件。
朱林森表示:目前国内地铁出行体验比较优化的案例之一是无锡地铁,更顺畅更稳定。这是依托云平台架构上的轨道交通云实现的,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地铁运行保障系统。
在轨道交通“祥云”的保障下,地铁运营人员加持“千里眼”,对天降横“幅”再也不是鞭长莫及了,大众出行享有更进一步顺畅体验。
紧急刹车 《碟中谍》激光技术打造“护身符”
2015年6月29日,北京地铁官方微博发布:9:41地铁1号线四惠站一名乘客进入运营轨道正线,列车紧急制动,车站工作人员采取接触轨停电措施进行处理。乘客被救上站台后,9:46接触轨恢复送电,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事故发生当天早高峰时段,一名60岁男性被人流挤入地铁轨道,列车紧急刹车,最终在距离受害人10米处紧急停车。据相关目击人表述:老人掉在铁轨上,背部贴着铁轨,被通电的轨道电得一直抽搐“。
图片来源网络
2014年同期,一名孕妇早高峰期间在北京13号线跌落站台,列车司机紧急刹车,2米外停车,孕妇吓晕。
北京1号线和2号线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受制于当年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技术,发生事故的车站都没有加装屏蔽门;同时由于部门隧道采用开式通风系统,加装屏蔽门将会导致通风不良的情况。这些都成为事故频发的隐患,而紧急刹车将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何防范掉落事故成为各国地铁运营方在设计时就纳入考量的因素。据BBC报道:平均而言,2001年至2016年,纽约每年134人被地铁撞到,49人因此丧命。而2013年亦是地铁伤亡事故的峰值之年:144伤,52亡。
针对这种公共交通人身安全隐患,纽约政府通过部署新技术,以降低此类事故的伤亡率。MTA(纽约交通运输管理局)通过运动激光传感器、热成像、图像识别分析软件、以及无线电频率,筛选出”检测是否有人坠落轨道”的优化方案。激光束将像《碟中谍》那样,遍布整个轨道。当光束被人体阻断之后,就会触发警报,而迎面驶来的列车也会紧急制动。无线电频率检测工作也会同时进行,而热成像技术会监测坠落轨道的物体的温度,辅以人工借助闭路电视摄像头识别个体行为,多重保障应对站台突发事件。
信号故障 地铁平稳运行“上云”成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
2017年7月5日晚间,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发布运营信息:目前地铁一号线因信号故障,导致列车晚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并建议有急事的乘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两个小时后,地铁仍处于抢修状态。
除了车辆故障、线路故障和电力故障外,信号故障恐怕是最常见的地铁故障。信号用于控制地铁列车可不可以走、走多快、车距多远,信号故障轻则延长发车间隔,重则无法运行线路。信号故障的严重性远远大于异物触轨。 高峰期为缓解客运压力,增加发车频次,缩短行车间距成为常用手段,这对于信号系统是一个考验。信号系统在不断升级过程中,稳定性及通信质量将受到车载和地面设备信号对接能力的制约。
除了信号系统本身,作为支持信号系统的IT基础设施也是决定因素。就以乘客直接感受来说,自动售检票的刷卡计费系统是轨交业务的前端技术,业务频度高,个体差异大,每日所产生的亿万级数据交换量对IT系统是严峻的考验,管理员需要时常对电源故障、磁盘故障和服务器存储设备进行常规巡检。常规巡检需要面对复杂多样的物理环境,无法对实时故障实现无感知处理。而通过建立统一的,覆盖地铁全线的智能轨道交通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弹性负荷伸缩、实时监控等技术特点,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云巡检。因此,比起传统IT系统物理机房建设,云平台通常能够带来更为灵活、更为安全的IT保障。
一线城市地铁规划建设较早,上世纪末兴建的老地铁线路IT系统规划对趋势预估有限,且云计算和应用本身还不成熟,云技术并未给地铁项目提供深度技术革新和生产力变现。近年间,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云项目在中国落地率显著提升。在这样的变革中,无锡地铁成为首家充分享受云计算产业红利的国内企业,并在轨道交通细分领域实现独立云技术突破的行业企业。
2016年底,无锡地铁云计算项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评为“2016中国地铁云标杆示范项目”。在评选中,无锡地铁以三个层面的需求满足成为行业经典案例:底层需求——整合基础硬件资源,提升应用系统稳定服务能力;升级需求—— 提供辅助决策功能,以一站式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为运能测算,票价分析,线路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溢价需求——助力轨道交通行业转型,云解决方案的弹性计算、按需交付以及自动化运维等技术为轨道交通业的快速改革和业务转型提供动力。
图片来源网络
在云计算的保驾护航之下,2017,地铁出行,在“准时 舒适 安全”的出行预期下,开启一场说到就到的愉快通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