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融资“前科”在先,7亿融资又遭遇“打假”?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服务于千万用户,优秀的产品和使用体验是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盲目虚高的估值。这或许是对ofo小黄车品牌发展最大的劝解,几天前,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等联合领投。
可随之而来的,都是对ofo融资的质疑声音。就在这几日,有关此次融资的细节浮出了水面,阿里巴巴内部爆料,只投了3000万美元,对比ofo对外宣称的7亿美元这一数字,阿里能称为“领投”或许有点莫名其妙。
事实上,早有人对ofo7亿美元融资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因小黄车企业经营不善,被腾讯马化腾直言,‘小灵通’肯定是要废掉的。再便宜再性价比高的功能机在智能化浪潮下必然不堪一击……
越来越多的用户转身其他品牌,ofo突然的押金涨幅又掀起轩然大波,疑似资金链出现了严重问题,历经多时不到位的融资终于有了着落,一来便是七亿美元确实不免让人猜忌。
值得一提的是ofo小黄车还有前科在身,那便是此前的D轮融资。据了解,3月份,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与此同时,一张出处为新华联的截图消息显示,此次新华联将投入2500万美元获得ofo 2.15%股份,并称本轮募资超3亿美元。两种说法存在不小出入。
更有投资人朋友圈爆料称,ofo融资、估值注水。对此,媒体记者为此致电多个ofo的机构投资人,但并未获得回应。
再看本次融资几乎全是老股东在力挺ofo小黄车,或许更加证实了ofo之前融资困难且真实性还有待考证。ofo小黄车因为廉价的车海战术,导致车辆损毁率过高,后台维护运营成本很大,多家媒体曾报道ofo拖欠维修工人工资,甚至有工人罢工并拉起条幅抗议。天津、武汉、湖南等地均有ofo拖欠薪资的传言。
随着共享单车争夺战进入下半场,ofo的各种弊端开始显现,后遗症严重。E轮融资本应是件好事,可还是被用户抓住症结,面对7亿美元的不信任和质疑,ofo小黄车极力洗白或许有点儿无济于事。来源:法制与社会